寻塔记①丨中原古塔上竟藏着八座“印度塔”,1500年长寿密码是“北魏黑科技”!
字体大小: 新闻来源: 作者:大河客户端记者 张丛博 摄影 许俊文 实习生 程贺 通讯员 梅志刚 发布时间:2019-06-04 00:00 浏览次数:

寻塔记第一站——嵩岳寺塔

位于河南登封市嵩岳寺内,建于北魏正光年间,高37.05米,系十五层十二角中空呈筒状的密檐式砖塔,造型独特,是我国现存古塔中的孤例。

【引子】

静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嵩岳寺塔注视着脚下的这片中原大地近一千五百年。

对它来说,惊心动魄的王朝兴衰更迭,如秋去春来般平常。

曾将这里作为离宫、行宫的北魏孝明帝、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的身影,一去不返。

时光留下来的“老朋友”唐代大德大证禅师碑,字迹斑驳;“新朋友”大雄宝殿,则是于清代修建的。

身旁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唯留塔西山岭尘土之上,一地瓦砾供人凭吊。

“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建筑还在说话。”这是俄国作家果戈理的感悟。

是的,嵩岳寺塔还在说话。从北魏正光年间,它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却演绎了一段时长1500年的传奇,并且故事至今仍在上演。

它的传奇,是因为久远: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塔,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中国密檐式塔鼻祖。

它的传奇,还因为独特:中国唯一的一座十二边形塔,世界上最早的筒体结构建筑。

故事太传奇,今人为它送上“华夏第一塔”“古塔之王”的美誉,建筑史学家刘敦桢评价它“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无上崇高的地位”,现代地标建筑郑州CBD“大玉米”、上海金茂大厦据说也有它的影子。

传奇本身就是一个个不可思议组成的。为何它能屹立1500年?为何它是古塔造型中的孤例?

过眼云烟,望着它那沧桑的面庞,究竟有多少秘密埋进了荏苒时光。那一道道皱纹所蕴藏的文化密码,等待着文物专家们来解开。

让我们跟随专家们,听嵩岳寺塔来说话。

中原古塔上竟藏着八座“印度塔”

拾级而上,踏入嵩岳寺山门,台基上的嵩岳寺塔高入云表,矗立在巍峨如卧的嵩山之南。身旁的银杏,与它一动一静相守千年。

向导是嵩山文化学者宫嵩涛,迎上来,他先询问对嵩岳寺塔的第一感觉。来者说的是“稳而不沉”,而半个多世纪前,梁思成的形容词是“轻快秀丽”。

塔高37.05米,系十五层十二角中空呈筒状的密檐式砖塔,平面呈十二边形,塔身之上施迭涩檐15层,自下而上层层内收,使塔体外廓呈俊秀的抛物线型。

(《嵩岳寺塔》 2019 水彩 12cm*16cm 袁小真 绘)

嵩高维岳,峻极于天,嵩岳寺塔位居山坳之中,更显挺拔秀丽。宜近赏,站在塔旁仰视,敦实厚重而饱满韧健,恢宏气势直冲云霄;可远观,柔和丰圆的曲线,在坚韧崖壁的衬托之下,清新灵动。这种美,有着穿透时空的力量。

古塔所在的嵩岳寺,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原为宣武帝的离宫,后改建为佛教寺院;孝明帝正光元年改名“闲居寺”,并广为增建,殿宇达千余间,僧众700余人。当时楼阁相连,亭殿交辉,盛极一时。

像嵩岳寺塔这样上上下下混砖砌造,层层叠叠布以密檐的式样,是没有先例的,在印度佛塔造型中也未见过,所以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先生,称它的出现“如异军突起”。

端详许久,或许你会好奇:这座中原大地上的古塔,为何会有异域印度的风格?

没错。全塔最富装饰的第一层塔身,转角处各砌出半隐半露的倚柱,柱头饰火焰宝珠与覆莲,两柱间,各砌一座单层方塔状的壁龛,其中有雕砖狮16个,姿态各异,典型的印度狮子造像风格。龛顶类似山花蕉叶的装饰,圆拱开口上方的火焰形门楣,都是古印度元素。

这八座壁龛,造型基本保持着印度Stupa(窣堵坡,古印度供奉舍利的坟冢)的形制,可谓塔中之“塔”。Stupa的随同佛教传入中国后,就开始了中国化的过程,嵩山一带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

嵩岳寺塔便是在公元六世纪佛教大规模传入中土背景下建成的,在类型上极具开创性,在建筑技术上极具典型性,在文化交流上极具实证性,是中西建筑艺术交流结合的范例,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见古迹,思古人。历经1500年风云变幻,如今寺内大雄殿及两侧的伽蓝殿、白衣殿均为清时所建,惟此塔为北魏时物。塔西百米外的松树岭,也是嵩岳寺遗址范围,唐宋砖瓦碎片俯拾皆是,一株枝叶繁茂、形若伞盖的古柏,树龄已有800年。

脚下的小径,杜甫、白居易都曾走过。向东远眺,山势起伏绵延,嵩岳寺塔从郁郁葱葱的植被绿海里涌出,与一里外的法王寺塔遥遥相望。白居易曾在《夜从法王寺归嵩岳寺》里写道,“双刹夹虚空,绿云一径通”,这样的景色跨越千年仍在眼前,幸哉!

1500年长寿密码是“北魏黑科技”

砌筑材料不过是青砖和黄泥,然而却能历经1500年风雨雷震等的考验,巍然屹立。嵩岳寺塔的长寿密码是什么?

宫嵩涛来到塔壁旁,教给记者一个测试方法——用指关节叩击墙砖,北魏的青砖,音色更为脆硬,明显比后补的砖密度更高。

而这只是1500年前北魏技工匠师的“黑科技”中的一个。古建专家、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现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原所长张家泰等都对此进行过系统的思考——

选址:群峰环绕,周围山体几乎全部高于嵩岳寺塔,为它起到了很好的引雷作用;建筑地基依山临崖、地质坚硬,发生山体滑坡的可能性极低。

(嵩岳寺塔周边群峰环绕)

结构:北魏的匠师们很可能鉴于前代木构楼阁式塔易燃、易朽等缺陷,决定建造砖塔;塔身加厚了塔壁,下部壁厚达2.45米,使塔身形成了浑厚坚固的砖墩;十二边形与抛物线的结构能将地震冲击波分散到建筑各个角落。

材料:塔身由青砖和黄泥垒砌而成,青砖体积不大,但坚硬异常,泥质细,火候高,耐压耐蚀性能都很好;从砖缝中现存的黄泥看,其粘结程度不亚于石灰,应是选择粘性较大的黄土,经过细致的过滤。

所谓“长寿之相非偶得,后天养护不可没”,后世的接力维护是嵩岳寺塔永葆青春的又一层保障。

嵩岳寺塔因长年失修,在河南省文物局争取下,上世纪80年代国家文物局拨出专款进行全面整修,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现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承担了整修任务,1989年4月开工,1991年9月竣工,而前期现场调查和筹备从1981年就已开始。正是在文物工作者十年努力之下,嵩岳寺塔得以重现昔日的荣光。

(1988年,著名古建筑专家祁英涛(左三)、崔秉华(左一)、张家泰(左二)、杨焕成(左四)在嵩岳寺塔维修现场,旁边为塔刹)

在上述维护时,文物工作者从塔刹发掘出的唐代瓷盘上看到了墨书“修塔所”三字,且塔刹用砖及粘合材料与塔体不同,明显后世进行过整修。“说明当时为修塔专门成立了官办机构,反映了对修缮工作的重视。”参与天宫清理的已故著名古建保护专家杨宝顺曾说。

为了给后人再次修塔提供依据,修缮人员也放入了彩釉花瓶1个、瓶内放竹简4片,并作了题记:“塔刹莲座原拆原建皆依旧制”、“河南省古建研究所一九八九年整修”。

十二角形孤例缘何“空前绝后”?

嵩岳寺塔的“十二角”,是全国上万座古塔中绝无仅有的孤例。用杨焕成的话说,这个“孤例”太难解释了,以至于从梁思成先生开始,几乎所有学术著作的表述“干脆一‘孤’到底”。

从文献记载、现存实物、考古发掘等可知,塔之平面多为方形,现存嵩岳寺塔缘何选择独树一帜的十二角形?

无知者无畏,记者大胆猜测:印度塔形覆钵的平面为圆,嵩岳寺塔是否是塔从圆到多边形承先启后的过渡?

杨焕成用历史实例打消了这个可能:

中国早在汉代的楼阁便呈现方形,出土的东汉陶楼也多是方形,塔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后便开始中国化,最主要的特征也是方形。根据考古发掘可知,东汉时期白马寺建的木质齐云塔是方形塔,北魏洛阳永宁寺木塔是方形塔,均比嵩岳寺塔建造更早。

不过,对于嵩岳寺塔孤例之谜,不断有人试图揭开。上海大学建筑系武蔚结合史料,提出了一种有趣的推断。

据唐·李邕《嵩岳寺碑》载,“于永平二年(公元509年),令冯亮与沙门统僧暹、河南尹甄琛等,同视嵩山形胜之处,创兴土木”。而冯亮时因“巧思”和“结架岩林”的精道而闻名。再次,嵩岳寺建立之时,恰逢来自西域的三千余数的“百国沙门”。时正印度的芨多盛世,印度北部既是当时的佛教中心,更是印度教鼎盛的中心。

武蔚将嵩岳寺塔和印度Sikhara神庙的平面、洞口开辟方式、外轮廓等比较发现,有相似的特征。“来自西域的3000沙门,提供了当时流行的印度教神殿式样的充足而合理的渠道,这种机遇几乎是百年不遇的。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嵩岳寺塔一直是孤例的原因。”

在他看来,戏剧性的偶然机遇往往能造就孤例。

一同寻访的宫嵩涛也提及:“有一种说法称,可能有印度僧人参与了建造。”

当然,凡此种种,皆为猜测。正如杨焕成所笑言的那样:“究竟为何唯独嵩岳寺塔是十二角形?恐怕得问建造的北魏设计师了!”

1500年来竟然没有同类,这个孤例无疑成了千年之谜。倒是换作人类社会的思维也能给出一个解释:其实,孤独,才是优秀者的常态。

(嵩门在古塔正东)

嵩山第一胜景“嵩门待月”就在古塔之东。中秋之夜,皓月从嵩门正中冉冉升起,溪水在寺东山坳潺潺流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之中,一轮明月映照出古塔和访客穿透古今的身影,千年前是白居易,千年后是我们。

嵩岳寺塔神秘关键词,你能破解几个?

1.天宫:佛塔有地宫,天宫你听说过吗?

佛塔地宫出土宝物的新闻,总能引发看客们的兴致,而在嵩岳寺塔的维修发掘时,除了地宫,还在顶部塔刹内发现了罕见的天宫,并且是两个。“佛塔有地宫的多,有天宫的少。”河南省文物局原局长杨焕成说,像嵩岳寺塔这样有两个天宫的更少。

塔刹最顶端是宝珠,一号天宫就在其内,宫室内放置瓷舍利罐、银塔、瓷葫芦及舍利子等。宝珠下方是相轮,二号天宫藏于其中,内放瓷舍利罐、银环、铁环、舍利子等。

清理地宫时,发现少量残毁佛造像、建筑构件、瓷器及铜钱等遗物70余件,宫室四壁残留彩绘图案,宫门构件上有精美的线刻画。

其中,出土的遗物以释迦残像最为重要,其背面铭文留有“大魏正光四年”等字样,即北魏孝明帝元诩正光四年,这一纪年恰与嵩岳寺塔的始建年代同时。

2.户牖:真假门有无规律可循?

古塔每层都砌出拱形门和破子棂窗。据统计,全塔共有门窗504个,正是李邕碑“方丈十二,户牖数百”记载的真实写照。

特别之处,是拱门有真假两种,其中辟为真门的有7个,并且没有规律可循,意义何在?

这个谜团,文物专家根据勘测期间在塔内亲身体验,认为各真门的设置并无宗教上的意义,仅为匠人上下检修楼道时提供呼吸与采光条件。

3.筒体:黑蟒吸小和尚的空塔传说

塔内为筒式空心,不用塔心柱,有明显被烟火熏染的痕迹,据墙壁上的遗留的柱窝痕迹判断,每层原来都假设有木棚,有梯道可以登高,后应是失火被烧。

这个火灾意外有这样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寺内最小的和尚负责清扫塔房。有一天,小和尚正在扫地时,突然双脚慢慢离地升到了空中,然后又徐徐落下。以后,他每次去塔房清扫都要升空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升得高。小和尚心花怒放,以为自己已修成正果。当他把情况告诉师父后,老和尚一听,觉得蹊跷,观察发现原来塔棚口上,一条黑色巨蟒正张开血盆大口,把小和尚往肚子里吸呢!众和尚一合计,决定用火烧来除掉巨蟒以绝后患,熊熊大火烧死了黑蟒,也烧掉了塔棚和木梯。

(嵩岳寺塔南立面、剖面图)

清华大学建筑学教授郭黛姮认为:嵩岳寺塔是世界上最早的筒体结构建筑。这种结构直到十九世纪才开始在西方现代建筑领域出现,至今仍为高层建筑优先选择的结构方式之一。据说上海金茂大厦就借鉴了这个别出心裁的设计,第56层至塔顶层的核心筒内便是净空高达142米的“空中中庭”。

(平面图)

4.内外壁:外部十二边内部却是八角形

不同寻常的设计还有,内部塔身分作十层,显然与外部十五层密檐矮壁结构不一致,而且塔室的平面上下也有区别,一层和外壁一样是等边十二角形,而二层以上至顶,则改做等边八角形。这种做法的原因,也是个待解的谜。

【艺术家说】

袁小真,80后插画师,代表作《美食小情书》系列、《郑州24节气》系列。曾为渡边淳一的《飞往巴黎的末班机》绘制插图封面;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和《比海更深》《小偷家族》绘制插图。

17年后,同寻塔小组一行再回嵩岳寺塔,颇为感触。2002年3月,我曾在此地以素描的形式写生。

抬脚踏入寺门瞬间,惊叹:呀,那棵银杏树还在!我要再画下它!

他们几人在嵩岳寺塔下回味历史,我则迫不及待回到当年相同位置,拿出来水彩颜料,再次画下嵩岳寺塔。这十几年来一直有坚持画画和创作,更喜欢感受外出写生时的专注。山中初夏的风正凉爽,天空中的卷云像是大笔刷刷出来般,钴蓝的天蓝的让人欢喜。写生这个把小时,与一切电子产品隔绝,在大自然中静享,风从身边经过,把竹叶挠的簌簌响……

嵩岳寺塔三面环山,风景幽静,单纯看塔本身是不够的。大家决定登高远望嵩岳寺塔,从寺门左侧沿小路而上,一路残留的的瓦砾掩盖住了历代僧侣文人政客的脚步,登顶意外发现秘境:一棵八百年的古柏稳稳地站在嵩岳寺遗址,第一次觉得树的长相竟然可以用“标致”来形容。扭头,暖白色的嵩岳寺塔塔尖在郁郁葱葱的的山中显露出来,引得大家迫不及待向塔的方向走去——豁然开朗,整个嵩岳寺塔显露出来,向右看去,远处山坳里依稀看的到登封市的全貌,左边则毗邻法王寺。

脚下是嵩岳寺遗址,这片山上曾经有千余名僧侣在此念经说佛,如今只剩下残砖瓦砾,仅存这近一千五年嵩岳寺塔。

站在岭上,正是风口,闭上眼睛——听风的歌,听嵩岳寺塔的歌。

(《它向塔的方向望去》2019 水彩 18cm*27cm 袁小真 绘)(孙贝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