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纪念馆类博物馆作用 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鄂豫皖革命纪念馆馆长 吴世儒
(2019年12月22日)
大家好!我是鄂豫皖革命纪念馆馆长吴世儒,很荣幸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交流博物馆工作的心得体会。
博物馆、纪念馆是连接历史、服务当下、启迪未来的桥梁,是承载历史传统、传递文化精神的重要“中枢”。通过博物馆、纪念馆这扇窗户,能不断增进大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红色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阳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着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今年9月16-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考察调研,首站就来到信阳新县,瞻仰革命旧址,缅怀革命先烈。他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他还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位于信阳市区,于2007年建成开馆,2009年实行免费开放。目前,累计接待观众700万人次,先后获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河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河南省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等二十多项荣誉称号。
作为全面展示大别山28年革命历史的综合性场馆,近年来,我们通过不懈努力,拓宽思路、创新载体,在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以文物史料为支撑,夯实理论基础。
近年来, 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着力在挖掘红色资源上下功夫,力争以生动详实的史料为讲好红色故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夯实基础。
一是收集整理史料,健全史料体系。通过走访革命前辈、烈士遗属、专家学者、民间收藏人士,广泛征集大别山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文物文献史料,努力丰富馆藏量。现有馆藏文物10002件(套),其中珍贵文物近千件(套),中央档案馆复制珍贵文献史料200余份。通过不断充实和完善陈展史料,形成完整的鄂豫皖革命史资料体系,全面提升陈展水平和档次,为观众提供更为准确、权威、翔实的史料。
二是潜心研究文物,注重“用文物说话”。在现有馆藏文物的基础上,通过潜心研究、查阅档案史料、走访革命前辈亲属及其后代,挖掘文物背后的动人故事,并组织纪念馆专门人员以此为素材进行梳理和提炼,打造出一系列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经典,以此给人们以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激励,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三是组建专家团队,提升科研水平。纪念馆专门成立了编辑研究部,聘请一批鄂豫皖革命史研究方面的资深专家,对历史认真研究、归纳和提炼,先后编辑出版《鄂豫皖革命纪念馆》《鄂豫皖革命历史之最》《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故事集》《北上先锋》《千里跃进伟大壮举》等书籍画册,不断夯实宣讲红色故事的理论基础。
二、以精湛业务为保障,提升服务水平。
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是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不断发展的需要。通过加强管理、开展学习培训,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讲解队伍,为讲好红色故事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是在陈展业务上下功夫。组织干部职工认真钻研党史、国史文献资料,积极走出去,多方学习和交流,借鉴先进场馆陈展方式方法。认真研究文物,理清文物档案,为陈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定期召开馆内红色故事交流会。在讨论交流中不断提升,做到纪念馆人人学习革命历史,人人会讲红色故事。
二是在讲解工作上下足功夫。强化全员学习,要求讲解员苦学革命史、苦练基本功,千方百计提高讲解的“感染力”。每月读一本革命历史书籍,撰写读书笔记,为讲好革命史加强知识储备。每周举办业务研讨会,总结工作,研讨问题;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走出去,多次参观革命遗址、重走长征路,加深对革命精神的理解,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在制度管理上下功夫。不断健全完善管理制度,确保纪念馆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加大职工文明礼仪的培训力度,使大家真正树立“以馆为家,馆兴我荣”的服务理念。
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队伍综合素质,提升服务质量。近年来,在全省、全国范围内组织的讲解员、导游员大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多名优秀的女职工荣获省市“五一”劳动奖章和“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2017年还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竖起了纪念馆女性风采的旗帜。今年举办的河南省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暨第三届红色故事会中,纪念馆4名参赛讲解员均位列“十佳讲解员”之中。另有一名讲解员获得第二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大赛优秀讲解员称号,也是河南唯一一位进入决赛的选手。通过积极参加各类红色故事大赛,不断提升讲解员的讲解水平,达到以赛代训、以赛促学的效果。
三、以开展活动为载体,增强教育效果。
通过举办专题展览、红色故事大赛、革命史“五进”活动、重温入党誓词等大型群众性活动,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搭建与大众互动的平台,让观众在参与中接受教育。
一是开展群体性参观活动。每年利用传统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先后开展清明祭先烈、5.18国际博物馆日、六一儿童节、迎七一主题党日、国家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等,先后接待各级机关团体400余万人参观学习。今年,其中仅七一期间,接待观众3万余人次;主题教育开展期间,主题教育展馆接待20万人次。
二是举办大型专题展览。近年来,纪念馆先后举办了《胜利之光》《北上先锋》《千里跃进伟大壮举》《光辉典范》等20多场高质量的专题展览。今年,设计制作《立夏惊雷——纪念商城起义爆发90周年》专题展览、与西柏坡纪念馆共同主办《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专题展,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其中,《北上先锋》(2016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馆(2018年)被省文物局评为年度优秀展览;《千里跃进 伟大壮举》(2017年)、《立夏惊雷》(2019年)被省文物局评为“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主题展览”。
二是开展革命史“五进”活动。与社区、学校、部队、机关、企事业单位联手共建基地,制定共建计划,开展了革命历史进社区、进军营、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深入广泛宣传革命历史、弘扬大别山精神。先后多次走访慰问老革命、开展鄂豫皖革命史主题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等活动,引导群众秉承先辈遗志、筑牢精神支柱。
三是巩固“小小志愿者”项目品牌。 多年来,纪念馆一直注重青少年的红色教育工作。“小小志愿者”培训班,是纪念馆结合工作实际,将学习、宣传革命历史与志愿服务有机结合,为青少年打造的一个志愿服务项目。自2016年第一期“小小志愿者”培训班开办以来,累计培养志愿者300余名。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小小志愿者的身影总会穿梭在纪念馆的各个角落,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向游客们讲述红色故事,成为纪念馆传承红色历史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小小生力军。
四、以多元宣传为手段,扩大受众群体。
通过运用网络新媒体,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逐渐建立起了电视、报纸、书刊、网站、微信、微博和微电影相结合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新型宣传体系,不断扩大教育受众群体,强化宣传教育效果。
一是注重强化媒体宣传。加强主题教育活动的宣传和报道,注重氛围营造,吸引更多人群关注红色文化,接受心灵洗礼。紧扣重要时间节点和重要节日,策划和组织新闻热点,吸引省市主流媒体聚焦纪念活动,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刊发稿件,利用“两微一端”进行广泛宣传,不断扩大受众群体,增强活动影响力。央视、人民网、河南日报、搜狐网等多家媒体对我馆活动进行采访报道,在社会各界和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
二是推出红色书籍及文创产品。先后推出了《鄂豫皖革命纪念馆》《鄂豫皖革命历史之最》《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故事集》《北上先锋》画册、《千里跃进伟大壮举》画册等一系列红色题材出版物。2018年推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画册,为主题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设计推出红色文化元素有关的文创产品20余种类,深受观众喜爱。
三是打造主题文艺作品。2016年,拍摄以鄂豫皖革命历史为题材的微电影《2413》,入选美丽乡村微电影艺术节优秀作品,并荣获“第四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优秀作品奖。2017年,拍摄的红色题材微电影《爷爷的秘密》,被评为“2017美丽乡村国际微电影艺术节”特别单元最佳作品。2018年,结合主题教育展馆“践初心”展厅陈展内容,精心制作《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主题片,大气磅礴的画面和恢弘的气势,激发人们对老区信阳美好未来的强大信心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今年,我们在网络上推了系列文物故事短片——《红色小金柜》《智取商城“第一功臣”》《红军食盒》《列宁小学课桌椅》《小桌子大文章》。其中前四部文物故事短片,在网络上人气高涨,成功入选“新中国70年,镇馆之宝70件”全国文物和档案故事网上征集活动网友票选的前10名。
多年来,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始终以弘扬大别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己任,充分利用大别山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搭建与大众沟通互动的平台,不断增强大众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度和理解力,不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通过更加科学的管理、优质的服务和富有吸引力的活动,充分发挥“红色基因库”作用,认真讲好“四个故事”,进一步把纪念馆打造成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广大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历史、加强党性教育的重要场所,为文博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争做纪念类博物馆的排头兵。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