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济源两千多年的文物突然“动”了(内附动图)
字体大小: 新闻来源:济源市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6-15 00:00 浏览次数:

汉代烧烤炉

传出“滋滋”的烤肉声

魏晋南北朝劳斯莱斯

“招摇”过市

……

不得了

济源市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了


汉釉陶烧烤炉

夏天最惬意的事是啥?不外乎吃点烧烤喝点小酒吧?这个想法,咱的老祖先,汉代人也有。


“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我爷爷的爷爷也是如此!”汉代人更时髦,直接上烤—鹌—鹑!

西汉釉陶鱼鸭池

我家门前有个池塘,池塘里有鱼有鸭,这不就是我们向往的生活吗?想吃烧烤,捞点鱼来吃就中!


这样“小目标”,汉代人早就实现啦!西汉釉陶鱼鸭池,鱼儿徜徉,鸭子游弋,一副生态养殖的模式,悠哉!乐哉!

陶作坊

“咚!咚!咚!”这是啥声音?噢,原来是隔壁的粮食加工作坊又开工啦!


杠杆式舂米器对谷物脱壳,风轮转起吹走米糠,干净的谷物就这样诞生了!省时省力!科学技术,啥时候都是第一生产力!

汉灰陶猪圈

“伙计!伙计!褪去的米糠可别扔,我有大用处!”原来,家里的母猪生崽了,添丁添口,需要的口粮更多了!


这汉代的猪圈,与厕相连,“饲养”“积肥”两手抓,“厕中豕群出”已经成为汉代一种较为标准的生活方式。

西汉红釉陶牛

除了猪,汉代人的家里,牛也很常见。随着牛耕耕作技术的普遍应用,牛作为重要的生产工具受到了当权者的重视。


汉代曾有明文规定,“偷盗牛马者,轻者罚役,重者处死”!汉代政府极力倡导“畜猪狗、卖以买牛”的护牛政策。

西晋陶牛拉车

除了耕作,牛还能拉车。牛车可是魏晋南北朝时的劳斯莱斯!


乘坐牛车很适合贵族子弟的口胃,稳稳当当,逍遥自得!牛车风行,以致影响到葬俗,牛车成为六朝时期朝墓葬中比较常见的随葬品。

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自然和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时强调: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作为悠悠华夏五千年璀璨文明的“见证者”——济源市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5000余件(套),其中珍贵文物3000余件(套),以出土的汉代釉陶和近现代纸质文物藏品最具地方特色。

亲爱的小伙伴,闲暇之余,我们不妨到博物馆、济渎庙等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品味济源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