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世界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们
字体大小: 新闻来源:考古洛阳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6-16 00:00 浏览次数:

编者按:13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洛阳有三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分别是龙门石窟,中国大运河(洛阳境内有回洛仓遗址和含嘉仓遗址),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洛阳境内有汉魏洛阳故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新安县汉函谷关遗址)。

在这些文化遗产中,有不少守护者多年如一日,默默保护着这些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些守护者,听听他们和世界文化遗产之间的故事。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929964904/1000

杨刚亮:保护+修复,让龙门石窟更好地传于后代

9日,一场盼望已久的甘霖降落洛城。在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龙门石窟研究院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杨刚亮一早就来到龙门东山万佛沟。此前,由他负责的“龙门石窟万佛沟区修缮工程——地表防渗排水治理及危岩体加固设计”刚刚完工,这场雨正是检验他的保护成果的最好机会。

看着雨水顺着佛龛上部刚修的排水沟滑落,杨刚亮的嘴角露出了笑容。

万佛沟位于龙门东山南部,依山傍水而建,沟东西走向。万佛沟以北区域的千手观音龛、西方净土变龛、高平郡王洞、看经寺、二莲花洞等洞窟,是此次保护的主要区域。

看经寺是东山最大的洞窟,洞内东、南、北三壁的29尊浮雕为我国现存最精美的唐代罗汉像。可就是这样一个大型洞窟,却饱经渗漏水之苦,而其他一些小型洞窟、石龛中,也存在比较严重的渗水和危岩体问题。

如果石质文物表面被溶蚀1毫米至5毫米,那么其将面目全非。如何让这些饱受不同程度“病痛”之苦的窟龛得到更好保护,是此次万佛沟区修缮工程所涉及的全部工程内容。这其中包括危岩加固、深部及浅层压力灌浆、排水沟及防渗工程等。

工程于2015年立项,2017年做好设计方案,去年8月开始进场施工,直到本月初,一期工程才完工。站在东山万佛沟南侧的石路上,看到正前方万佛沟北部的半山腰上,是一条蜿蜒的排水沟,这是此次保护工程的一个成果,这条后人修建的排水沟,和龙门西山奉先寺上一千多年前古人修的排水沟遥遥相对。

东山万佛沟的保护工程是杨刚亮他们所做的众多保护工程中的一个。除此之外,为了守护龙门石窟,他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走进龙门石窟研究院保护中心的文物修复室,身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正在修复一件残损的造像。只见这尊唐代造像面部已经不可辨认,但残缺的上半身仍可见精美的璎珞纹饰。

“到了这里,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清洗。”杨刚亮说。只见他拿出工具,在聚光灯下小心翼翼地清扫造像表面的浮尘。修复室里很安静,专注工作的杨刚亮看起来宛如正在进行一场外科手术,只是他的“病人”是这些历经千年的石刻造像。整个龙门石窟目前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杨刚亮他们的工作量和难度可想而知。

近日,在位于龙门西山南段的皇甫公窟,杨刚亮拿出一只针管,往里面加入一些液体,然后小心翼翼地注入起皮的壁面。这些液体是一些固定剂,可以起到加固、补强的作用。杨刚亮说,相比于渗漏水,风化会让造像或者洞窟表面起皮、剥落,而对于风化的防治是一项世界难题,也是最让保护人员心痛的。

在古阳洞内,这个拥有众多精美佛龛的洞窟内,杨刚亮拿出一把刷子,一边小心翼翼刷去上面的浮尘,一边告诉我们不要小看这些浮尘,它们会吸收水分和酸性物质,久而久之也会对石刻文物造成损害。

在龙门工作的这些年里,和杨刚亮一样,这里的守护者们对龙门的一窟一造像,一草一木都有很深的感情。龙门石窟研究院副院长陈建平,曾在龙门进行了30年的保护工作,他说,当他们走到一个石窟前,知道这个石窟被保护过,心里就很踏实。

王炬在隋唐洛阳城正平坊遗址办公室

王炬:在考古的世界里,享受与古人对话的惊喜

“我热爱考古,考古就是与古人对话的过程,每次都有惊喜。”近日,在洛龙区隋唐洛阳城正平坊考古发掘现场,记者见到了王炬。瘦瘦高高的他,看起来安静而斯文,但当谈起考古发掘的那些事,他侃侃而谈,眼中有光。

今年57岁的王炬,从事考古工作已有30多年,现任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主持或参与发掘过回洛仓遗址、隋唐洛阳城里坊区遗址、新安县盐东新石器时代遗址、东周王城遗址宫殿区等重要历史遗迹。

回洛仓是隋代的国家粮仓,全国各地的粮食经隋唐大运河运抵洛阳后会储存在这儿。但是,由于已被废弃近千年,加上历史文献记载不详,长久以来,回洛仓的具体位置一直是个谜。

王炬在回洛仓遗址

“2004年,一拖的轮胎厂整体搬迁改造,考古人员对瀍河区小李村进行了钻探,发现了71座古代仓窖。”王炬回忆,根据当时的发掘情况,专家确定这里应该是隋代著名的回洛仓。

2012年,为配合大运河申遗,王炬作为考古领队,带领考古工作者对回洛仓进行了新一轮勘探发掘,逐渐揭开了回洛仓的神秘面纱。

“回洛仓不是一个仓窖,而是一座城,它由道路、管理区、仓窖区等组成,面积非常大。”王炬说,仓城内有仓窖700座左右,以一个内径约10米、深约10米的仓窖为例,其储存的粮食应该在50万斤左右。这样算来,回洛仓储粮的总量能达到3.55亿斤。

世界文化遗产评定标准十分苛刻,对申报点的真实性、完整性、保护程度要求非常高。但是,在发掘初期,回洛仓的城墙、路网布局、漕运的渠道等遗迹迟迟没有找到,不利于遗产点申报。

于是,王炬与同事放弃休息时间,加大力度开展考古勘探和发掘。经过考古人员对整个仓窖区的普探,最终确定了回洛仓的具体范围在小李村、马坡村以西,呈长方形,310国道横穿而过。

王炬在回洛仓遗址

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回落仓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如今,王炬依然喜欢待在考古现场或去乡间地头开展田野调查,他正在参与的隋唐洛阳城正平坊遗址考古发掘工作。

“目前,全国只有洛阳较完整的保留有隋唐时期的里坊区,有关里坊的布局形制等诸多问题,需要通过科学的考古发掘工作来解开这个谜,对隋唐里坊的全面发掘和研究,我们责任重大,也十分自豪。”王炬说。

王洪超在办公室

王洪超:从门外汉到“世界遗产保护者”

“这是关城的城墙,从夯土的质量和厚度能看出来,函谷关当年肯定是一个国家级工程。”

“这是马道,是往城墙上运送粮草和物资的通道。”

……

近日,在新安汉函谷关遗址,王洪超的一番专业解说,让记者和旁边的游客听得津津有味、收获满满。很难想象,他曾经是个毫无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经验的门外汉。

王洪超今年40岁,2010年,在县文物局从事行政工作的王洪超,被调往新安汉函谷关遗址保护管理所,正式踏上漫漫申遗征程。

当时,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已经被列入丝绸之路捆绑项目申遗预备名单,前期筹备工作已经陆续开展,但发掘进展、周边环境和设施现状与申报世界遗产要求相差较大。王洪超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汉函谷关遗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来验收前达到申报标准。

一开始,王洪超没有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工作的经验。“当时时间紧任务重,一个活赶一个活,一个活压一个活。”王洪超这样描述当时的工作状态。

王洪超在汉函谷关遗址关楼前

尽管如此,世界遗产点申报工作依然不太顺利。

2010年,从北京赶来的专家在现场考察评估后,认为汉函谷关遗址“环境不佳”“时间来不及”,当场表示“建议退出申报”;过了一年,专家再次来到现场考察评估,认为“申遗材料不扎实、发掘和保护力度不到位,对申遗支撑力度不够”。

眼看形势不妙,王洪超与相关领导专门跑到北京“取经”,了解如何做好申报工作。

2012年5月,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对丝绸之路各个遗产点进行实地考察论证。在之后的研讨会上,有专家对汉函谷关申遗工作前景表示担心,甚至提出重新考虑是否将汉函谷关遗址列入丝路申遗捆绑项目名单。消息传到县里后,王洪超很是沮丧。

“要倾注一切可以调动的人力、物力,不遗余力支持汉函谷关申遗工作!”关键时刻,新安县委县政府的表态,让王洪超得到鼓舞,开启了加班加点、全年无休的工作状态。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3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22处遗址点入选首批申遗点名单,汉函谷关遗址名列其中。

王洪超在汉函谷关遗址关城东墙保护展示工程内

2013年7月底,汉函谷关申遗相关工作基本完成。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对汉函谷关遗址进行模拟预演评估验收。通过现场考察,专家认为新安汉函谷关遗址是全国22个入选项目中,申遗难度最大,但工作成效最好的。

两个月后,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日本考古专家山内和也对新安汉函谷关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行了现场考察评估,山内和也被保存如此完整的汉代庞大的防御体系深深震撼,现场对关城的考古发掘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当时我们就感觉十拿九稳了。”王洪超说, 2014年6月22日下午,申遗成功的好消息传来,他和工作人员激动地相拥在了一起。

如今,王洪超已经在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工作了近10年。今年以来,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关城东墙保护展示工程开工建设,区域内环境整治工程启动招标………在王洪超看来,申遗成功只是新的起点。(记者 李砺瑾 刘嘉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