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物之窗》——“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河南主场活动启幕
字体大小: 新闻来源:河南新闻广播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6-24 00:00 浏览次数:

6月13日是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围绕“文物赋彩、全面小康、非遗传承、健康生活”这一主题,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洛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河南主场活动在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启幕,洛阳多个博物馆和文保场所开展了一系列精彩活动,为游客和市民献上丰盛的文化盛宴。

上午九点,全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拉开帷幕,黄河文化重大考古项目,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我国早期中国研究中心等多项国家重要历史文化工作现场宣布启动。

(省文物局局长田凯主持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河南主场活动)

活动由省文物局局长田凯主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江凌,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宋丽萍,以及我国著名考古专家学者刘庆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等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代表参加活动。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江凌,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宋丽萍,洛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共同启动“河南省黄河文化重大考古项目”)

据介绍,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洛阳地处黄河中游,黄河文化源远流长,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这是国家在洛阳设立“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主要目的。省文物局局长田凯: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批复,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河南和洛阳作为河洛文化、黄河文化和华夏文明的起源地和核心区的认可,凸显了河洛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河文化的主流文化和母体文化的地位,对洛阳打造国际人文交流中心,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深入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推进黄河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河南丰厚的人文资源实证了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诞生及早期发展的核心区域,是中华早期文明多元化一体格局形成中的关键区域。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夏代文化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今年正式纳入“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国家文物局已经正式批复2020年河南考古主动发掘26个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到现在为止,如果我们把商作为中国文明的成熟的一个阶段的话,那么商向前能推到什么时候,从文化、制度,从物质文化向前推的话,推的最明确的一个源头是二里头,早期的研究其实也很多跟洛阳有关。历史按道理是和现代没什么(直接)关系的,但是其实是跟现代不能脱离关系的。一个时代会提出一个时代的答案,重新提出来黄河文明,黄河的重要性,跟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

而同期启动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洛阳市行政区域为社会环境依托,以洛、伊、瀍、涧等河流及洛阳盆地一带平原、丘陵、山地复合地貌为自然环境依托,核心保护区为洛阳市城区及孟津县、新安县、洛宁县、偃师市;次核心保护区为洛阳市其他县市。据介绍,截至目前,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项、省级62项、市级145项、县级731项。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副馆长侯玉珂:二里头文化是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我们现在也是要挖掘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文化。二里头也是属于黄河流域,所以我们贴合黄河文化,我们也有一些文化的挖掘。包括我们现在我们考古一些新的发现一些展览,讲好二里头故事也是树立国人的文化自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专题讲座:《黄河文化与中原文明》)

文化传承是一个长期工程,国家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旨在强化工作,向公众展示更多的传统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今年我省主题活动现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就以“黄河文化与河南”为主题,深入浅出的论述了河南在黄河文化中的位置,以及历史渊源,精彩的报告受到了市民游客的一致好评。游客吴女士: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今天文化遗产日的活动,主题都特别的好,让我们对自己的祖先、优秀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其实很多东西以前都有了解,但是都是很模糊,国家层面推动文化遗产传承,特别好,凝聚中国心、实现中国梦。洛阳博物馆是洛阳最大规模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今年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的一个分会场。当天上午,一系列精彩的文化遗产日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参与其中。据介绍,中医是一门诞生于远古时期的古文化遗产,独具历史印记的特征,至今依然在沿用。洛阳博物馆这次推的出“国学传承,健康生活”讲座,通过中医的实践应用,为广大市民讲解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医疗保健方法和手段。洛阳市第一中医院骨科医生胡耀华:中医作为咱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为中华民族保驾护航了几千年。我希望通过我的讲座不仅能为广大群众带来健康,同时以这次文化遗产日为契机,能够使广大人民了解中医、认识中医从而走进中医。

当天,洛阳博物馆还举办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展、河南省文物系统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展等一系列特色展览。其中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展以照片、图表、文字等形式,系统地介绍了面对严重疫情,全国上下展开的一场全民总动员防控疫情阻击战的真实情况。全面展示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投身抗疫一线,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精神,描绘了一幅幅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生动画面。前来参观的市民张女士:今天是遗产日,看完这个展览之后我心里觉得特别感动, 希望能把他们这种精神带入到自己以后的工作生活当中去。

(洛阳博物馆的系列专题展览,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参观)

文物承载历史、文化触动心灵。今年我省文化遗产日当天,洛阳博物馆内客流不断,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提出的丝绸之路精神,洛阳作为丝绸之路东端起点之一,洛阳博物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搭建网上网下、齐头并进的媒体融合传播。记者在现场看到:洛阳博物馆不仅参与“遗产点亮丝路”直播接力活动、丝路百馆百物短视频、丝路文物海报接力活动。还通过多种宣传媒介,发挥文物资源在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方面的独特作用,洛阳博物馆副馆长曹岳森:在以往我们洛阳博物馆已经与日本、韩国、瑞典、波兰进行过很好的合作关系。在明年的中法文化年我们计划与法国展开一个合作,目前这个合作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当中。希望通过这些合作继续扩大洛阳博物馆的“朋友圈”,向世界展示洛阳,展示新时代的中国。

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黄河文化遗产的重要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洛阳众多城市名片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一个,洛阳各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广为人知的唐三彩技艺、牡丹全花茶技艺、河洛大鼓等等,近年来,在非遗传承与推广中成效颇为显著,已经成为洛阳城市文化旅游的重要标签。

在今年的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中,古香古色的非遗展示也成为了最绚丽多姿的一道风景。

夜晚的洛邑古城内,飞檐黛瓦、汉服古风,擦肩而过的衣带裙角,或是缠枝牡丹、或是青竹云纹,置身景区恍若穿越古今。传统毛笔、河洛大鼓、洛阳水席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游客品味传统文化。洛邑古城总经理罗宏伟:洛邑古城它的定位主要是围绕留住老洛阳底片,建好新洛阳客厅,来作为它的整个综合定位。 这个定位是融合了文化和旅游,也就是我们‘文化+’和‘旅游+’这样的项目,在整体的属性上来讲,它的社会属性,也就是说它的文化属性是强于它的旅游属性的。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这是洛邑古城带给游客的一种全新旅游体验。“洛邑”是洛阳古代的旧称之一,洛邑古城地处老洛阳城的东南角。近年来洛阳加大非遗保护和文旅融合发展,洛邑古城项目以古城墙遗址和护城河为外环,东西、南北大街为两轴,府文庙、城隍庙、安国寺等三个历史建筑群为中心片区,丽景门、文峰塔、鼓楼等八个重要古迹为节点,全力打造集文化、旅游、商业、休闲和居住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古城。漫步古城内,身穿汉服的商贾和古香古色的商铺、旅馆,一场场古乐汉服表演,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也成为了古都洛阳的一处新地标: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旅游是城市发展最好的载体。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一系列“国家动作”,悄然传承着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探索非遗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在传习历史文化和文物保护过程中,不断推动传统非遗文化的薪火相传。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演活动暨非遗购物节开幕!”

昨天(6月13日),我省在焦作会场也展开文化和自然遗产展演活动。随后,全省还将推出300多场线上线下的非遗展示展演和宣传交流活动。让我们跟随记者脚步,继续去了解“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在焦作云台山开幕式现场,刚健迅猛的少林小子燃爆开场,拉开非遗文艺展演的序幕。太极拳、八极拳等传统体育类项目,豫剧、河南坠子等非遗项目,曲艺说唱、宝丰魔术等节目纷纷登台展演,让大家感受到了传统历史文化的魅力。

为了让文化可触摸、可接近、可随手收藏,活动现场还同时展开“非遗购物节”,展示四大怀药的种植与炮制、信阳毛尖制作技艺、中原棉布印染技艺等近三十项涉及中医药、餐饮、工艺的非遗项目,吸引不少游客驻足体验。游客田钰杨:“今天我们是特意从濮阳来到云台山这边,刚才转了一圈,有吃的,有用的,感觉非遗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更贴近生活,好像让我们用另外一种方式,更了解中国的文化了。”

“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主题,专业人士介绍,文化指的是以人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是以文物本体为载体的自然遗产,这也是展演开幕式分焦作和洛阳两个场地开展的原因。其中焦作云台山聚焦在非物质文化展演,增加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知,而洛阳会场则集中在自然遗产上。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副处长于洁:“下一步我们会挖掘河南更优秀的非遗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和推介,我们重点会打造黄河非遗礼物,让更多的人去了解非遗,关注非遗,热爱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