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百年 | 劈波斩浪,忆1996年西沙群岛文物普查
字体大小: 新闻来源:国家文物局 作者:李钊 郝思德 发布时间:2021-05-24 09:53 浏览次数:

一、南海诸岛历史沿革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地处中国大陆以南,是中国四大边缘海中最大的一个,总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千米。在辽阔的南海海域上分布着近250座岛、礁、沙洲,似颗颗珍珠,散落在广袤无垠的热带海洋中,按其地理分布方位可分为西沙、东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统称南海诸岛。

北礁灯塔与航道

永兴岛收复西沙纪念碑

据古代史籍记载,早在东汉时期,人们依据南海海水的潮汐现象,将其称为“涨海”(东汉·杨孚《异物志》),后又根据观察到的自然地理现象,把南海诸岛称为“崎头”或“珊瑚洲”,这是中国对南海及南海诸岛发现和命名的最早记录。大量的史籍详细地记载了中国人最先开发经营南海与中国政府最早对南海诸岛实施行政管辖的历史事实。

二、西沙群岛既往调查

海南建省前隶属广东省管辖。早在20世纪70年代,广东省文物部门就组织业务人员对西沙群岛部分岛礁开展文物调查,拉开了西沙考古的帷幕。1974年和1975年,由广东省博物馆与海南行政区文化局业务人员组成联合考古调查组,先后两次前往西沙群岛进行文物调查,取得了一定的考古收获。在部分岛礁上发现一些文物点和文化遗迹,采集到较为丰富的文物,主要有陶器、瓷器、铜器、铜钱及石雕制品等。在发现的这些遗物中,有些是古代人们在个别岛屿上生活居住所保存下来的,有的则是中国古代船舶航行至西沙群岛附近海域时不幸触礁沉没后所遗留下来的。这些考古发现,为了解西沙群岛的历史变化及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1988年海南建省。作为全国的一个海洋大省,海南省文物部门在着手制定全省文物工作规划时,十分重视海洋考古,即把南海考古、民族考古和边疆考古列为海南省三项重要的文物工作。此时,水下考古事业在中国也刚刚起步,并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设立水下考古学研究室,负责承担全国的水下考古任务,由此正式揭开了中国水下考古的序幕。随着在沿海地区一系列水下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的开展,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逐步摸索和积累了水下考古方法和经验,这为全面启动南海诸岛考古项目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岛礁陆域与水下调查经过

1996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和组织,由海南省文化广播体育厅与中国历史博物馆共同牵头,联合组成了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室、海南省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海南省博物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14名考古专业人员和1名新华社记者参加的文物普查队,于同年4~5月对西沙群岛进行了全面的文物普查及水下考古调查。这次西沙文物普查是实施中国南海诸岛考古项目的第一步,也是首次进行远海考古的一次探索性活动。为了保证此次西沙文物普查任务的圆满完成,考虑到有关交通、安全、后勤等方面的现实因素,在琼海市政府及潭门镇政府的大力协助下,最终选租曾远赴南海海域进行捕鱼作业的琼海市潭门港“琼琼海00389号”机动船作为进行文物普查的交通工具。同时,驾驶该船的渔民船长也比较了解西沙群岛海域许多岛礁的水流海况,并掌握了一些岛礁的水下文物线索,这将有利于此次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调查队于调查船上出征前合影

调查队与驻岛官兵合影

按岛礁的分布地理形势,西沙群岛可分为东面的宣德群岛和西面的永乐群岛,这两大群岛又包括许多座岛、礁、沙洲。因此,根据这里岛礁分布的具体地理情况,并结合此次文物普查工作任务,普查队制定了详细的考古调查路线。

1996年4月27日,“琼琼海00389号”文物普查工作船从潭门港正式启航,前往西沙海域,开始了考古调查活动。文物普查队分为岛礁考古和水下考古两个调查分队,并依先近后远的普查路线,先期调查在宣德群岛海域分布较相近的赵述岛、西沙洲、北岛、中岛、南岛、中沙洲、南沙洲、北沙洲、东新沙洲、西新沙洲、永兴岛、石岛等岛洲,后南下驶向东岛、浪花礁调查;接着西行前往永乐群岛海域,沿途调查华光礁、中建岛、珊瑚岛、甘泉岛、金银岛、羚羊礁、鸭公岛、全富岛、银屿、银屿仔、咸舍屿等岛礁;再继续北进驶入北礁海域进行水下考古调查。时因热带风暴袭来,为暂避风暴灾害,调查队只能南下驶入琛航岛,顺道对广金岛、晋卿岛也进行了考察。同年5月24日顺利返回潭门港,西沙文物普查工作队终于平安凯旋。

四、调查所见文化遗存

1996年西沙文物普查工作历时近30天,航程近900海里(约1670千米),普查队员几乎踏遍了西沙群岛所属的绝大部分岛屿、沙洲,调查足迹所至之处,都发现了一些中国古代陶瓷器遗物及文化遗迹。其中,复查和调查发现了20余处岛屿文物点,在甘泉岛、赵述岛、金银岛、北岛、晋卿岛、南岛、中建岛、广金岛、珊瑚岛等岛洲的15处文物点,采集到1300余件文物。此外,还复查和试掘了甘泉岛唐宋居住遗址,出土了少量宋代泥质灰褐陶擂钵残件,并采集了一些青釉瓷片等遗物。同时,也对部分岛屿上现存的珊瑚石古庙进行了复查。其间,我们还在北礁、浪花礁、华光礁、珊瑚岛、金银岛等附近海域开展了水下考古调查,包括水下测量、水下摄影、水下摄像等技术工作,找到1处古代沉船遗迹,发现10处水下遗物点,打捞出水包括陶瓷器及少量石器、石雕构件、铁器等在内的文物400余件。总体以瓷器居多,釉色主要有青釉、青白釉、白釉、青花等种,器形多为罐、壶、盘、瓶、洗、碗、杯、碟、盅、盒等,时代大都属宋、元、明、清,直到近代都有,其中又以宋、清两代的瓷器为主。从瓷器釉色、器形特征、纹饰图案等方面考察,多为广东、福建、江西、浙江等地民窑所烧制的产品。

珊瑚岛一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

此次调查发现了岛屿上的文物点和礁盘水下文物两类遗存。其中岛屿采集文物1300余件,沉船出水文物400余件,共计1700余件。它们的分布地理方位都有一定特点,一般皆位于岛洲或礁盘的北侧或东、西两面,这应与古代南海丝绸之路航道有必然的关联。采集和打捞出水的遗物以陶瓷器为主,都属于中国古代南方较著名民窑的产品,主要为宋、元、明、清各代传统出口的外销陶瓷器,是南海丝绸之路上南下进行海外贸易商船上的货物,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陶瓷贸易兴盛的历史景象。此外,采集和征集的北礁出水古代钱币数量很大,其中,以明代“洪武通宝”和“永乐通宝”铜钱为多,当与明永乐年间郑和公下西洋的历史事件有着一定的关联。

五、结语

1996年西沙文物普查是在极其艰苦与简陋的条件下勉力完成的,这是海南建省后中国考古专业队伍首次前往远海岛屿进行的系统性考古实践活动。尤其是对部分岛礁开展的水下考古调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对西沙群岛海域水下文物分布情况的认识,也为后续在南海诸岛进行专项水下考古调查和发掘提供了有益的实际经验。华光礁一号、珊瑚岛一号、金银岛一号、甘泉岛遗址等重要沉船与文物保护单位,都在此次调查中首次发现或确认。


甘泉岛珊瑚石板庙

西沙文物恰如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颗颗明珠,闪耀着古代航海先民创造海洋文明的灿烂光辉,展示出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繁荣兴盛。遍布西沙群岛各岛礁的众多历代文物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持续经营西沙群岛的历史见证,从一个侧面丰富了对西沙群岛历史的认识。我国正处于加强海洋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时刻,因而十分重视对分布在南海诸岛及其水域内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这也是当下海南省文物工作中一项迫切而又重要的任务。

此刻,二十五年前的筚路蓝缕劈波斩浪,更值得回顾与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