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9日上午,在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韩城镇福昌村的文化广场上,200多名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聚在一起,每人吃了一碗香喷喷的肉饺子,这是村里第一次举办孝老爱亲饺子宴。
福昌阁下的饺子宴李砺瑾 摄
端上热乎乎的肉饺子李砺瑾 摄
饺子宴举办前一天,村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四五十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就忙活了起来。大家你买肉、我买葱,盘饺子馅儿、包饺子。“光饺子馅儿俺们都盘了300多斤,用了5袋面。”王战吓是其中一名志愿者,她说都不用叫,村里妇女们一听说要给老人们办一场饺子宴,人呼啦啦都拥过来了。
这场看似普通的饺子宴,背后是福昌村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村庄的蝶变。
福昌村历史悠久,北宋政治家富弼、文学家苏东坡都曾在此驻足,该村北部台地上坐落着福昌阁,现存建筑建于明代,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昌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朝的福昌宫。福昌阁南侧是燕堂书斋,这里曾是苏东坡任福昌县主簿时起居、读书、办公的地方。
这座千年古村的变化,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村民王然还编了两段顺口溜,他说村子以前是“泥土路,土坯墙,大风一刮尘土扬;没路灯,不好走,一到晚上黑洞洞”,现在是“小楼一座座,水泥马路平展展,花草树木皆是景,路灯晚上明闪闪”。
村子的变化离不开洛阳市文物局的对口帮扶,尤其是历任驻村第一书记都很重视村子的精神文明建设。天子驾六博物馆馆长贾中宝曾任该村驻村第一书记,12月29日他一回到村子,就被村民围住了,大家高兴地喊着“贾书记回来了,好久没见了”。
贾中宝说,洛阳市文物局从2015年开始对口帮扶福昌村,他从2017年到2019年在村里任驻村第一书记,作为村子变化的见证者,他最大的感受是“村容村貌改变易,人心凝聚更重要”。目前,村里成立了广场舞队、大鼓队、秧歌队,通过一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带动,村子大事小事都有人参与,大家拧成一股绳,文化繁荣的同时也助推了乡村振兴。
86岁的杜汉卿说,听说村里要给老人们举办饺子宴,他一大早就赶到广场,与老伙计们聊得不亦乐乎。他说,现在日子越过越有滋味,他得把身体养得棒棒的,年年都来这儿吃顿饺子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