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日报】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 | 董作宾:殷墟发掘第一人
字体大小: 新闻来源:南阳日报客户端 作者:黄翠 发布时间:2023-08-13 07:33 浏览次数:

  20世纪前半叶,甲骨学勃然兴起,赫然成为天下瞩目的显学。发掘甲骨,形成了中国田野考古学;研读甲骨,开启了中国史学新纪元,将中华文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提前1000年,提升了中国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甲骨学的迅速崛起,为中国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饮誉海内外的大学者,其中郭沫若、董作宾、罗振玉、王国维四人更卓然而为大家,他们的字分别为“鼎堂”“彦堂”“雪堂”“观堂”,“甲骨四堂”由此而来。

  “四堂”之中,一生专注于甲骨学,用力最勤、成就最多的,当是从南阳走出的“彦堂”董作宾——殷墟发掘第一人,甲骨学一代宗师:15次主持或参与殷墟发掘,成为中国考古学主要奠基者之一;《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凿破鸿蒙,据此为甲骨编写页码,使散乱的甲骨连缀起殷商史;《殷历谱》精算殷商年代,被陈寅恪推为“抗战八年,学术著作第一”,感叹“唯有合掌赞叹而已”;编辑出版《殷墟文字》甲、乙二编,被称为甲骨学原始资料的大全……

  杂货店走出甲骨学大师

  董作宾(1895年—1963年),原名作仁,字彦堂,又作雁堂,号平庐,出生于河南南阳,至今在南阳市中心城区的工农路(原名长春街),还保存着董作宾故居。

  董作宾 资料图片

  董作宾的父亲董士魁,在长春街开了个杂货店。十一二岁时,董作宾迷上了篆刻,经常到杂货店对面的刻字店玩耍,讨学刻字技法,借阅《篆字汇》观摩。十四岁时,董作宾刻章技艺逐渐娴熟,在附近已小有名气,课余他便支起摊位给人刻印章,每个字收四个铜板,补贴家用。

  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的董作宾引起了著名教育家张嘉谋的注意,他将董作宾带到开封、北京等地学习工作,并将其引荐给著名古史专家、北大教授、唐河人徐旭生。徐旭生推荐董作宾到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作旁听生,之后被录取为研究生,1924年毕业。此后,董作宾先后任福建协和大学国文系教授、中州大学文学院讲师、北京大学国学门干事、中山大学副教授,并与著名学者傅斯年等人相识。

  1928年董作宾因母亲病重回到南阳,任省立南阳中学国文教师。这年秋天,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董作宾被聘为编辑员,随即主持了第一次安阳小屯殷墟发掘工作。由此开始,董作宾把一生献给了“甲骨学”,并成长为闻名海内外的大学者……

  挖下殷墟考古第一铲

  1928年,董作宾受命调查安阳殷墟甲骨情况,得出了“甲骨挖掘之确犹未尽”的结论,才有了后来的15次殷墟科学发掘。

  1928年10月,董作宾在安阳殷墟挖下了科学考古的第一铲土。这第一铲土,意义非凡。这是首次完全由中国学者自己主持的大规模、有目的、科学的考古发掘,使中国的文明文化研究并入有实物验证的科学研究之列。

  尽管意义非凡,但在当时却并非易事,种种障碍横亘在董作宾面前:当地人视地下甲骨为己有;河南省专门发布条例,严禁发掘古物;安阳匪患丛生,考古工作和人员的安全没有保障……董作宾运用各种社会关系,力促考古发掘顺利进行。

  见招拆招,排除万难。参与第一次发掘的6个人,包括董作宾在内,都没有考古发掘经验,最初依照事先制定计划进行工作,但收获并不大。后来依靠当地村民帮助,重新选择发掘地点,终于有了重要发现,共发掘出有字龟甲555片、有字骨板229件、无字甲骨近2000片,还有青铜器、玉器、骨器、陶器等,收获颇丰。根据发掘情况,董作宾写出了《民国十七年十月试掘安阳小屯报告书》,闻名于世的“殷墟发掘”由此拉开序幕。从1928年到1937年,殷墟先后进行了15次大规模发掘,在这15次发掘中,董作宾除了主持第1、5、9次发掘,参与2、3、4、6、7次发掘外,还受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的委托,监察了第11、13次发掘。

  殷墟第一次发掘,董作宾(右)及李春昱测量绘图。资料图片

  董作宾与安阳殷墟结下不解之缘,10年之中安阳殷墟成为他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自始至终参加殷墟发掘的石璋如在《董作宾先生与殷墟发掘》一文中说道:“大家都知道,董作宾先生是殷墟发掘的开山,是殷墟发掘的台柱。前七次发掘每次必参与,后八次的发掘,也常往参加。他向前走一步,殷墟发掘则向前迈进一步,并且扩大一次。”

  殷墟的15次发掘,一共出土甲骨刻辞两万余片,一批珍贵的甲骨文资料由此诞生,经过这一系列发掘,基本上弄清楚了殷墟的建筑布局和城市结构,为中国上古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殷墟的这15次发掘不仅是中国学术界的一次壮举,在世界上也是为数不多的重要考古发掘。学术界对其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是与十九世纪特洛伊古城发掘和二十世纪初克里特岛诸萨斯青铜文化遗址的发现相媲美的重大事件。对殷墟的发掘和研究,使一批中国人成为世界级学者。

  甲骨断代学的泰斗

  董作宾提出的甲骨断代学是甲骨学一个标志性成果,董作宾也因此被称为甲骨学研究史上划时代的一代宗师。

  1933年,董作宾发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创立了甲骨文断代体系的“十项标准”和“五期”说,被公认是中国甲骨学史上划时代的名著。他将盘庚迁殷至纣王灭亡这273年间的殷墟甲骨文,用十项标准分为五个不同时期。开启了甲骨文分期断代研究的序幕,为甲骨文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实用有效的方法。

  《殷历谱》是董作宾长期苦心经营的另一部甲骨学力作。董作宾对甲骨卜辞做了十余年的研究,从1943年到1945年,完成了70万言的巨著《殷历谱》。《殷历谱》以年历谱为主架,另有祀谱、交食谱、日至谱、闰谱、朔谱、月谱、旬谱、日谱、夕谱等把甲骨卜辞材料梳理成章,一个总谱与九个别谱交互映衬,集历史、天文、历法、礼制为一体,填补了从盘庚十五年到周武王十一年的历史空白。

  《中国年历总谱》也是董作宾的一部巨著。这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以“四分”(一个月分四份的古代历法也叫四分月象)为基础,借用汉传殷历定出夏商二代年历谱;下编把每年分为“年世”“中历”与“西历”三栏,把这两千年的朝代、帝王、年号、年数、年干支、月干支、朔干支、闰月、西历元旦以及儒略周年等全部列出,查检极为方便。

  《殷墟文字》甲、乙二编是甲骨学原始资料的大全……董作宾的甲骨学研究著作甚是丰厚,石璋如曾总结出董作宾十大学术贡献,并用14字联语概括:“侯测周总论文集,断谱甲乙六十年”。“侯”是安阳殷墟发掘中侯家庄出土的文物,“测”是《登封周公测影台调查报告》,“周”是《西周年历谱》,“总”是《中国年历总谱》,“论文集”是《董作宾学术论文集》,“断”是《甲骨文断代研究例》,“谱”是《殷历谱》,“甲”是《殷墟文字甲编》,“乙”是《殷墟文字乙编》,“六十年”是《甲骨学六十年》。

  一代甲骨文书法大师

  董作宾对甲骨文书法特别热爱和痴迷,常在公余闲暇,挥毫临习甲骨文契刻。由于他有篆刻功底,因此对甲骨文的风格特点体会最为真切。他的甲骨文书法,生动有致,各尽其态,而又自然潇洒。

  董作宾常慷慨地将甲骨文书法送给朋友和学生们,他应邀到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时,也不忘留下大量甲骨文书法。

  董作宾写甲骨文并不只是为宣传,更多的是出于对这种古老文字的热爱。他曾写道:“本来,世界上文字的起源都是图画,后来,西方的文字完全变为‘音符’,用以拼音,已失去图画的意义;中国的文字,在3000年前的殷代,也由图画变为符号,把‘音符’和‘意符’同时保存。这种符号,完全用线条书写,呈现出刚健与柔媚等不同姿态,每个字结构都不一样,一些象形字更接近大写意的原始图画,看起来非常美观,写起来就特别表现出书法的美……”

  董作宾的一生,是为甲骨学奋斗的一生,正是他勤奋与努力的态度,敬业与献身的精神,驱使他将有限的学术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社会需求中去,才取得了他人难以企及的学术高度,丰富和升华了作为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