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探源|灵宝城烟遗址:见证仰韶早期的文明之光
字体大小: 新闻来源:三门峡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9-08 17:51 浏览次数:

  迄今发现最早的回廊式房址、独具特色的柱列式遗迹、保存最完整的竖穴式升焰窑以及形态逼真、造型精美的石雕蚕茧……在位于灵宝市川口乡南朝村城烟自然村南部的城烟遗址发掘现场,考古学者们发掘出了这些散发着古老气息的文化遗存和文明密码。

  “城烟遗址考古共发现各时期房址56座、墓葬94座、瓮棺近141座、陶窑43座、灰坑1230座、灰沟24条,其中两条大型壕沟的走向形状规模接近,属于仰韶文化早期遗迹,我们推测两者共同组成了整个聚落的防御设施。”10月13日,城烟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邱洪寒表示。

  据邱洪寒介绍,城烟遗址是自西安半坡、临潼姜寨遗址以来,仰韶早期遗址的又一次较大规模发掘,为进一步认识仰韶早期的文化特征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

  城烟遗址现存面积3万余平方米,于1952年调查发现。2019年,为配合浩吉铁路配电站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考古发掘,遗址包含有仰韶、庙底沟二期、二里头等时期遗存。2020年以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灵宝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城烟遗址进行主动发掘,发掘面积总计5600余平方米。

  城烟遗址出土文物丰富,除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之外,还发现了石雕蚕茧和丝绸遗存等。“城烟遗址发掘出的石雕蚕茧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蚕茧艺术品,是人们喜爱崇尚蚕茧、重视桑蚕业的体现,为丝绸起源于中国、桑蚕丝织业是古代中国对于人类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增添了一项新的实物证据。”邱洪寒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贺信精神,去年以来,城烟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联合作业攻坚,深入探究城烟遗址的社会结构、社会分工、聚落形态、人口组成、婚姻关系等,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

  城烟遗址考古队员丁雅静表示,一年以来,城烟遗址考古队秉承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积极做好田野发掘、整理工作,为探索史前聚落的布局形态、社会分工、生活面貌以及人类文明起源、农业起源等重大学术课题提供了新的、重要的实物资料。

  “城烟遗址见证着仰韶文化早期的文明之光。”城烟遗址发掘现场的考古队员纷纷表示,考古遗存展示出来的成果都是先民生活发展的历程,对于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的历史,加深民族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有着重大价值,考古工作的稳步推进也将极大提升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