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缘何拿下考古界“奥斯卡”
——解码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多项“最”
字体大小: 新闻来源:郑州日报 作者:左丽慧 发布时间:2024-03-26 09:08 浏览次数:

  2024年3月22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的“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入围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至此,郑州市有16个项目获此殊荣。2023年,重要考古成果众多,竞争激烈,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何以在22个入围项目中赢得考古界权威专家学者的青睐、在这一被称为中国考古界“奥斯卡”的评选中脱颖而出?

  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出土的璜型玉龙 郑报全媒体记者 白韬 摄

  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是近年重要考古发现

  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位于郑州商都内城东南,是一处商代白家庄期具有兆域性质的高等级贵族墓地,由兆沟、通道、墓葬、祭祀遗存等组成,兆域面积约3万平方米,形成了一处结构与功能明确、具有整体系统性的商代白家庄期高等级贵族墓地。

  这里有墓葬20座,位于墓地东部偏北,均为近南北向分布,排列有序,等级关系明显。整体上展示了早商时期高等级贵族丧葬礼制的规范,是郑州商城近年来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

  把中国兆域制度推到早商时期

  记者从郑州市文物局了解到,经过70年来的考古工作,郑州商城内外城垣、宫殿区、窖藏坑、作坊区、祭祀遗址、墓葬区、夯土建筑、水利系统等各类遗址布局较为明确,但内城东南区域长期没有开展大规模的考古工作。书院街墓地兆域的发现填补了郑州商城空间布局的空白,使商代王都的文化要素更加明晰。

  墓地“兆域”由人工挖掘的兆沟合围成近抹角长方形,其建造、使用及至废弃年代均为商代白家庄期。墓地南部通道为陆地通道,北部有两处相邻的栈桥式通道。通道外侧均有门房类相关附属建筑的柱洞遗存,其中北部通道外侧一间房门道向北,南北3.3米,东西残存3米。

  墓地祭祀形式有人牲坑、狗坑、猪坑、牛角坑等多种祭祀现象,白家庄期牛角祭祀的现象较为流行,是早商祭祀礼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中墓葬殉狗的现象在中商阶段逐渐流行起来。

  书院街墓地兆沟形制、年代均是中国最早的。书院街墓地发现的兆域,是早商时期这一制度首次发现,把中国兆域的制度推到了早商时期。最早的兆域、多人殉葬、墓葬内设置多个狗坑的习俗等开启了晚商高等级墓葬丧葬规制的先河。

  目前部分出土文物正在东城垣遗址博物馆展出郑报全媒体记者 白韬 摄

  中心大墓M2等级最高

  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中,中心大墓M2位于南北兆沟的中间位置,其余墓葬以M2为首展开,分布于M2的北部。其中铜器墓葬3座,一般墓葬17座。M2是高等级贵族墓的典型代表,葬3人,底部有六处殉狗坑。

  M2出土各类随葬品216件,铜器有鼎、鬲、罍、盉、甗、盘、爵、觚、斝、斗、斨、戈、刀、箭镞、铜覆面等;金器有金覆面、黄金绿松石牌形饰、金泡、金箔等;玉器有戈、钺、柄形器、鱼、玉饰件等。另有绿松石管、珠及贝币等遗物。随葬品组合有酒礼器、兵礼器、玉礼器、金礼器、覆面礼器等。

  M2是郑州商都遗址目前出土随葬品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组合最完整墓葬,是郑州商城,也是早商时期目前等级最高的贵族墓葬。

  此外,M24也是三人合葬的贵族墓葬,7件铜器打碎置于墓室北侧,为典型的毁器葬,墓底腰坑殉狗一只。记者了解到,在黄河河务局亦出土一座早商时期三人合葬墓葬。商代早期三人合葬墓葬的发现对探讨商代殉人殉葬等文化现象有重要意义。

  M30墓葬形制小于上述两座墓葬,属于一般铜器墓葬,随葬品数量也远少于M2、M24,也没有腰坑殉狗的现象。至于其他17座一般墓葬则普遍形制较小,多数没有随葬品,个别墓葬有少量陶器、玉器等随葬品。这批墓葬的等级化、差异化明显,是当时社会阶层分化的具体反映。

  夯土建筑基址反映时代变迁

  墓地南侧发现的6组夯土建筑基址距离内城南城墙较近,结构为长方形多间排房式及四合院式,部分建筑有回廊结构,时代从商代二里岗下层一期延续至白家庄期,说明这一区域自都城始建就有高规格的建筑存在,属于城市重要的建筑生活区。

  这一区域在白家庄期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建筑居住功能区废弃,营建了一片墓地,发现围绕墓地的兆沟,并有高等级墓葬,出土了一批重要的青铜器、玉器、金器、绿松石器、海贝等遗物。其中第Ⅳ、Ⅵ组建筑为白家庄期,根据墓地和白家庄期建筑的相邻性、共时性等,推测他们可能有某种结构与功能上的相关联系。

  书院街墓地出土青铜器有数宗“最”

  书院街墓地出土的青铜器数量多、类型丰富、组合完整,具有鲜明的中商文化风格,填补了早商时期青铜文化的部分空白。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黄富成介绍,这批铜器与三座窖藏坑出土铜器互为补充参考,展示了郑州商城早商青铜文化的基本面貌,发现了郑州商城首次出现的青铜器新器形,如壶式盉、斗、甗、覆面器等,使早商青铜器组合更加丰富,补充完善了商代白家庄期铜器群。

  首次识别出了商系墓葬中用于丧葬礼仪的覆面器:扇贝形金覆面、铜覆面。这种用于丧葬覆面的扇贝形覆面器是从二里头晚期、先商商人墓葬中的扇贝壳覆面发展而来,扇贝形铜覆面在内蒙古朱开沟、西安老牛坡、安阳殷墟及焦作武陟等晚商墓葬中普遍出现,显示这是一种独特的丧葬覆面礼制文化。

  青铜酒具为标识的酒礼器组合已成型。从组合来看,这一时期酒器、食器并重,但以酒器为主。大贵族墓葬出土有成套或多套的觚、爵、斝酒礼器组合,说明在祭祀神灵及祖先的礼制上,商代非常重视酒祭,酒器的种类和数量也大为增加。

  新发现的铜斗是一种挹酒器,是祭祀仪式中关键的酌鬯酒器,丰富、完善了酒礼器的组合。早商时期以觚、爵、斝为核心,包含挹酒器的酒礼及礼器组合已经成型。

  博物馆里的展品 郑报全媒体记者 白韬 摄

  金覆面为研究三星堆文明提供新视角

  书院街墓地出土的金覆面备受关注,黄富成表示,金覆面的发现为探讨巴蜀地区三星堆文明与中原商文明文化交流提供了崭新视角。

  黄金绿松石牌饰是二里头文化以来以嵌片绿松石高等级礼器的延续与创新,对于重新认识商时期高等级器用方式有重要意义。黄金绿松石兽面纹牌饰及黄金与玉礼器共存组合的发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华黄金文明成型的重要标志,中国的金玉辉映等黄金文明由此逐步迈向成熟,开启了中华文明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新阶段。

  此外,书院街墓地出土的大玉戈、青铜礼器、绿松石镶嵌器等源自二里头文化,体现了对夏王朝礼乐制度的继承和创新。

  总之,书院街墓地考古新发现丰富了对早商文化的认识,进一步推动商文化的研究不断深入。(郑报全媒体记者 左丽慧)

  (原载于2024年3月23日《郑州日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