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物之窗 | 追思文人风骨,“文坛最强父子团”葬在此处
字体大小: 新闻来源:大象新闻 作者:程冰冰 谷艳敏 马翔 罗曼 发布时间:2024-07-04 15:58 浏览次数:

  它们跨越时间长河,见证历史变迁;

  它们凝结过去、连接当下、传承未来。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带您走进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遍访石窟寺,

  聆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人故事。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今天我们探访的是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辙

  与其父苏洵的墓冢

  三苏祠和墓

河南文物之窗 | 追思文人风骨,“文坛最强父子团”葬在此处

  游客:

  导游,“三苏”我知道,苏轼、他的弟弟苏辙和父亲苏洵。但他们为什么都葬在这里?

  导游:

  说来话长,公元1101年,苏轼在常州病重期间,给苏辙写信留下遗嘱。次年,苏辙遵遗嘱,将苏轼的灵柩运到汝州郏城钧台乡上瑞里安葬。公元1112年,苏辙卒于许昌,也葬在了这里,伴兄长眠,称“二苏坟”。苏洵此前已葬在四川眉州。公元1350年,郏县县尹杨允到苏坟拜谒,感慨“两公之学实出其父老泉先生教也”,便在二苏的坟间为苏洵垒起一座衣冠冢,自此,“二苏坟”成“三苏坟”。你们看,正中就是苏洵的衣冠冢,左手边为苏轼墓,右手边为苏辙墓。

河南文物之窗 | 追思文人风骨,“文坛最强父子团”葬在此处

  三苏坟大门

  游客:

  据说,郏县有一大胜景,就是“苏坟夜雨”,是真的吗?

  导游:

  事情是这样的。在清顺治年间,郏县县令张笃行拜谒三苏,夜深人静时,忽听门外雨声大作,开门观看雨景。不过意外的是,屋外不但没有下雨,反而月明如昼,实际上,雨声是柏树树叶的声音。对此苏坟奇观,张笃行便写词留念:“风声瑟瑟雨声哗哗,风大不鼓衣,雨大而不湿襟”。后人屡试屡验,逐渐称之为“苏坟夜雨”。

河南文物之窗 | 追思文人风骨,“文坛最强父子团”葬在此处

  三苏冢

  游客: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记得,“夜雨”一词也常出现苏轼与苏辙的诗词中。

  导游:

  确实是,您刚刚吟诵的那两句就是乌台诗案时,苏轼写给苏辙的绝命诗中的两句。二人早年约定,完成人生使命后不贪恋功名,早日退隐,对床而眠,共听潇潇夜雨。虽然生前他们未能实现“夜雨对床”之梦,但死后兄弟同归一处,苏坟的柏树林,仿佛夜雨沙沙,我想,也算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夜雨对床”吧。

河南文物之窗 | 追思文人风骨,“文坛最强父子团”葬在此处

  三苏坟神道石马

  游客:

  这些柏树好奇怪呀,都朝着一个方向倾斜?

  导游:

  这些是“思乡柏”。郏县多西北风,柏树顺风应向东南倾斜,但三苏坟所有柏树树干均向西南方向倾斜。当地人将此现象与三苏故里四川眉山位于郏县之西南方向联系起来,进而体悟苏轼、苏辙兄弟遥望家乡的心境,称之“思乡柏”。

河南文物之窗 | 追思文人风骨,“文坛最强父子团”葬在此处

  三苏坟院内的奇观——思乡柏群

  三苏祠和墓,位于河南省郏县茨芭乡小峨眉山下。近年来,“三苏坟”被渐扩大,已成为占地几百亩的“三苏园”。不仅有三苏坟、苏辙次子苏适夫妇墓和苏辙长子苏迟夫人梁氏墓,还有三苏祠、三苏纪念馆、东坡碑林等。2006年三苏祠和墓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