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手持终端,通过卫星定位系统、第四次文物普查数据采集系统,便可以查看三普的相关资料,现场核准更新;手握飞行器,通过无人机翻越山谷,对摩崖石刻无死角拍摄,上传图片,完成普查。9月3日,在巩义青龙山慈云寺内,巩义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二组组长王青梅不禁向记者感慨,这次文物普查真是“科技感”满满。
当天,记者跟随一线文物普查工作人员来到巩义张祜庄园、慈云寺石刻等地,现场感受“四普”工作的“黑科技”。
钻林卡洞也解决不了的问题,科技解决了
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祜庄园,巩义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一组组长于欣欣一边操作普查数据采集软件,一边向记者讲解起“四普”工作的“秘密武器”:“这个庄园是国保单位,有13处院落,每个院都有单体需要记录,每个建筑的边长、面积等都要记录在案,工作量还不小。之前没有航拍飞机、三维扫描,没有俯瞰照,只能自己画平面图,和真实坐标有出入;现在有无人机拍摄俯瞰图,按照围墙、边界确切定位每一件文物的坐标。”
过去测量要依靠皮尺、手工绘图,现在普查队伍配置RTK、无人机、相机、手持采集终端等多种专业设备,并有专业技术人员从旁提供技术支持,保障文物普查更加准确、详实。
参加实地调查的王青梅对新技术的运用也颇有感触:“慈云寺有碑刻101块,大部分都在寺院里,还有摩崖石刻,需要钻林卡洞。我们记录核实文物信息需要拍全貌,有的就要爬到山上拍,但是人工也拍不全,有了无人机之后就可以航拍,就能掌握文物点的全面信息。”
年轻人、志愿者加入 让新文物有“身份证”
巩义市作为河洛文化重要发源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文物爱好者王龙涛为家乡雄厚的文化底蕴深感自豪,平时通过“书中学,实际看”的方式,变成宣传巩义的“土专家”。
从事通信行业的王龙涛也喜欢徒步,近年来,他用脚丈量了家乡的山川河流。同时,第四次普查开始后,他就对身边同事朋友积极引导宣传,带领普查员到现场测量、研判民间发现的文物。
“能够参加这次文物普查非常高兴,感觉文物保护比之前更好了,比如碑刻以前是散落在院子里,现在都盖了碑楼,而且这次普查有很多年轻的文物研究生等专业人士加入我们,他们能吃苦、有想法、有技术,让我们的普查更严谨。”王青梅说。
据郑州市文物局文物处处长李艳萍介绍:“郑州‘四普’实地调查采取‘1+2+1’的组合模式,即1名基层工作人员加2名测绘人员加1名专家,并统筹市考古院,县(市)文保中心、基层文保员、乡镇文化专干,郑州大学、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各方力量,组成35支普查队伍、抽调普查队员209人,夯实了普查业务力量。”在这个暑期,各普查单元克服高温、汛期等不利因素影响,上山下沟、不畏艰险,目前已调查不可移动文物2309处,其中复查三普文物点2226处,调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83处。
除了专业文物普查队伍,志愿者的加入为文物普查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志愿者张瑞峰是巩义市中原汉砖碑拓博物馆馆长,和已故考古学家韩维周先生同村,他积极募集资金修缮韩维周故居,并开始寻找韩维周遗留文稿中描述的“马峪沟遗址”。
“四普”过半 为每一处文物标明“身份证”
“我们的‘四普’工作,就是分三步走:首先复查122处定级文物;第二,复查890处非定级但在册文物;第三,普查新发现疑似文物。”谈到巩义的文物普查工作,巩义市文物局局长朱星理表示,他们秉持“开展一次普查,锻炼一支队伍,摸清一次家底”的理念,坚持“文物普查过程就是宣传过程,也是普法过程,更是练兵过程”的原则,目前文物普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朱星理介绍,接下来,巩义将在9月底完成全市定级、未定级文物复查。同时,压茬推进,密切关注新线索,10月将全面铺开新文物的查找工作。“我们还将继续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颁发‘特邀文物普查员’证书,发挥其专业特长和热情,深入社区、村落寻找散落民间的文物。”
据了解,截至8月31日,巩义市已完成510处“三普”文物的复查工作,占定级和非定级文物总数的50%;新增2处新发现文物。通过发动热心群众征集62条文物新线索,并完成10处的实地调查……当前,郑州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第二阶段“实地调查”取得阶段性成果,下一步将进一步走进现场,为每一处文物标明“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