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物之窗 | 走进鬼谷子隐居讲学的地方——云梦山
字体大小: 新闻来源:大象新闻 作者:程冰冰 谷艳敏 罗曼 马翔 发布时间:2024-10-31 11:07 浏览次数:

  它们跨越时间长河,见证历史变迁;

  它们凝结过去、连接当下、传承未来。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带您走进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遍访石窟寺,

  聆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人故事。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今天我们走进鹤壁

  探访

  云梦山摩崖

62904081623953125

  明代摩崖“威灵显应”

  游客:

  导游,什么叫做“摩崖”?

  导游:

  摩崖就是指把文字直接书刻在山崖石壁上。摩崖石刻是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

  游客:

  云梦山摩崖有什么特点呢?

  导游:

  云梦山摩崖主要分布在云梦盆地的崖壁、水帘洞口、孙膑洞两侧、毛遂洞、舍身台、土圣庙、小峰门、五里井方圆约5千米内。有元、明、清历代的摩崖题记和摩崖碑刻大小共计220品,碑刻33块。

9863827797566892

  孙膑洞内明代石刻

  游客:

  这些碑刻或者题记中,记载的都是历史,有没有一些有趣的?

  导游:

  必须有呀,你看,水帘洞口保留了元代以来摩崖碑刻29方,这是元代大文学家王恽撰写的《重修道院记》摩崖碑,此碑就山而凿,通高3.54米,宽1.2米,碑的独特之处在于驼碑的贔屃,是歪脖子贔屃。水帘洞口上方还镌刻龙门通判窦文的摩崖题记“水帘洞,鬼谷先生隐处”,书体是魏碑,字大醒目,证实鬼谷子曾隐居于云梦山办学。水帘洞北侧约20米处就是孙膑洞,洞中有两排方形石柱。石柱上浅底线刻“孙膑拜寿”“孙膑、毛遂下棋”和“铡赵王”“下燕京”“敬德战秦琼”“秦琼发配”等戏剧人物图案。有41幅戏曲人物图已载入《中国戏曲志》和《中国戏曲大辞典》,对研究中国古代戏剧和清代石刻艺术有着较高的价值。

6534288240909902 

  明代窦文题水帘洞

  游客:

  导游,看这些摩崖碑刻,我发现这云梦山真是卧虎藏龙之地呀?

  导游:

  没错!这里被称为“中华第一古军校”,战国时期纵横家鼻祖鬼谷子在这里隐居,聚徒讲学,创办军庠。先后到此拜师学艺者达500人之多,培养出的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等均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军事家,是七国争雄中呼风唤雨的人物。

7155847441418435

  明代孙徵兰题“天开道眼山透玄心”

  云梦山摩崖,位于国家AAAA级景区,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云梦山上,是宋朝至民国时期的文物遗存,是了解当时社会和研究古代石刻艺术的重要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学和书法艺术价值。2006年6月,云梦山摩崖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