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物之窗|香严寺媲美五台山,唐宣宗曾在此隐居7年
字体大小: 新闻来源:大象新闻 作者:程冰冰 谷艳敏 罗曼 马翔 罗栋巍 发布时间:2025-08-04 13:18 浏览次数:

  它们跨越时间长河,见证历史变迁;

  它们凝结过去、连接当下、传承未来。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带您走进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遍访石窟寺,

  聆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人故事。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今天我们走进平顶山市宝丰县,“两朝国师道场,一朝皇帝出家地”南阳淅川香严寺。

  香严寺全景

  游客:

  导游,我听说这香严寺可是媲美五台山的心灵净土啊,它有什么特别的之处?

  导游:

  香严寺始建于唐朝,曾与登封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寺”。香严寺分为上寺和下寺,上寺在白崖山丛中,下寺在丹江水库旁。20世纪60年代,因丹江口水库大坝修建后蓄水,下寺被淹没。香严寺是唐肃宗、唐代宗两朝国师慧忠的修炼道场,慧忠国师曾在此讲经四十余载。传说慧忠圆寂时寺院香火不断:“异香百里,经月不散”,这才得名“香烟”。慧忠国师圆寂后,唐代宗遂取“香光庄严”之意敕封该寺为 “香严长寿寺”之名,流传至今。

  古刹

  游客:

  导游,听说唐宣宗李忱曾在此削发潜隐7年?这是真的吗?

  导游:

  开成五年(840年),光王李怡为免遭颖王李炎(唐武宗)的杀害,潜至香严寺剃度为弥。在842年和843年,唐武宗还曾派人两次围攻香严寺。公元846年,唐武宗驾崩,大臣到香严寺迎李怡回长安登位,加封“皇太叔”并改名李忱,史称唐宣宗。这里的望月亭,又称宣宗殿,据传就是他每晚望月沉思的地方。

  游客:

  原来如此。

  法堂

  游客:

  这寺庙规模不小,现在还能看到唐代建筑吗?

  导游:

  香严寺虽历经战乱,但屡废屡建,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遗存。您瞧这中轴线上的韦驮殿、大雄宝殿、藏经阁,依山势层层递进,五进院落气势恢宏!尤其大雄宝殿,面五进三,环列26根大柱,飞檐挑脊,斗拱层叠,兼有南北建筑风格,东西两墙笔画总面积为403.93平方米,均为《朝元图》,画工细腻,画中人物姿态各异、形神兼备、形象伟岸,构图严谨而饱满。

  游客:

  太有意思了!

藏经楼

  游客:

  这里还有什么“镇寺之宝”吗?

  导游:

  您看这藏经阁里,收藏着众多的佛经,二楼还藏着清代木活字经版,足有三千多块!还有那过厅,又叫“接官厅”,当年专为迎接微服探访宣宗的皇亲贵胄而建。这里的砖雕、木雕、石雕,更是被称为“三绝”,它们精致细腻,从人物的表情到花鸟的姿态,都栩栩如生。寺外更有40余座宋至清代的石塔和砖塔,尤其是清代颛愚谧禅师的法云塔最为著名。

  壁画

  淅川香严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白崖山,始建于唐代,是中原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禅宗建筑群。其依山而建的五进院落、独特的斜拱工艺、千年古树及皇家隐居传说,为研究唐宋至明清佛教文化、古建筑技艺及历史变迁提供了珍贵实证。2006年,淅川香严寺严寺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