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彩陶女舞俑
隋朝建立后,因为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隋代的音乐艺术融合了南北朝及部分外来礼乐,使宫廷乐舞得到了发展。
绘彩陶女舞俑,隋代陶制,高22.5厘米,1959年5月河南省安阳市隋代张盛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舞俑为白陶胎、模塑,呈站立姿势,方脸朱唇,头梳平髻后脑插梳,身穿内衣窄袖曳地长裙,腰高束胸际,右手五指并拢,手心向下屈肘平伸胸前,左手屈置腹前似在作舞。
这件绘彩陶女舞俑出土于隋开皇十五年的张盛墓,此墓伴随有明确纪年的文物出土,是考古文化断代的重要参照。同墓出土的还有其他侍俑、舞俑、伎乐俑,为研究隋代葬俗、陶塑艺术、人物发饰、服饰及乐舞艺术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形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