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部署要求,8月28日,河南省文物局局长任伟带队赴淮阳区大连乡大朱村调研指导定点帮扶工作,省文物局副局长贾付春、周口市文物局局长刘国庆、淮阳区政府副区长陈思奇等参加调研。
大朱村位于新淮郸公路与县城东二环交叉处,下辖7个自然村,总户数1027户,总人口4166人,耕地2266.02亩,主要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以种植花生、大蒜为辅。村内文物资源丰富,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粮台古城遗址位于该村南部,依托该遗址建设的平粮台古城遗址博物馆即将建成投用。
调研组实地查看大朱村农业生产、医疗服务、残疾人保障、乡村学堂运行、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平粮台古城遗址保护利用等情况。在随后的座谈中,认真听取驻村帮扶工作汇报,仔细了解了大朱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抗旱保秋”、“两创”中加强文物利用等工作开展情况,并就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文化帮扶助力乡村振兴等话题,与乡、村有关负责同志及驻村工作队员进行交流。任伟指出,2025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收官之年,要扎实做好各项重点工作,凝心聚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是及时化解返贫致贫风险,按时遍访监测户、脱贫户、残疾人,用好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实好“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推进落实“十个清零”,确保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只增不减。二是树立忧患意识,借鉴“抗旱保秋”应对经验,进一步梳理农村生产生活及基层治理中的各项工作,分析研判可能存在的风险与挑战,分类科学制定必要的应急预案,确保村庄持续安全稳定发展。三是注重发挥文物效能,将文物保护与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紧密结合在一起,进一步释放平粮台古城遗址保护带村融合发展的潜能,重点探索“文物阐释工坊”与“非遗展示”相结合的新型运营方式,积极谋划村内低级别文物的保护展示利用,形成可持续的系统开发利用模式,实现“文物+”赋能乡村振兴。
座谈会后,任伟一行分别来到脱贫户吴成康、吴海等群众家中进行走访慰问,送上生活物资,鼓励他们坚定信心,积极面对生活;同时,叮嘱驻村工作队要持续关注困难群众的需求,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