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中国石窟寺中最大的摩崖碑刻——伊阙佛龛之碑以及其开凿背后的故事。
在洛阳龙门石窟西山宾阳中洞和宾阳南洞之间的崖壁上,有一块唐代碑刻,被誉为初唐书法的代表,这也是中国石窟寺中最大的摩崖碑刻。它通高4.99米,碑身高2.65米、宽1.90米,这就是著名的伊阙佛龛之碑。
伊阙佛龛之碑是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为亡母长孙皇后追福造像的发愿文,该碑由岑文本撰文,大书法家褚遂良书写。
李泰,聪慧过人,与许多文人学士相互往来很多,关系密切,年轻时就主编过一部长达550卷的有关地理方面的著作《括地志》,得到唐太宗的宠爱,每次受到赏赐的规格都比太子李承乾高出一节。
从常理看,李泰受到如此优厚待遇应该满足,然而欲壑难平,他开始觊觎最高统治地位的“皇嗣”。贞观十年(公元636年),长孙皇后因病去世,李世民骤然失去相伴多年的内助,一下子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魏王李泰瞅准机会,请求出巨资为母亲在龙门山开窟造像。为了加快工程进度,他从北魏皇室开凿未完工的宾阳南洞入手,在原来已初具规模的基础上雕刻出主佛、弟子和胁侍菩萨像,再配合以浮雕和线刻,并在完工之后,请大书法家褚遂良书丹,镌刻了洋洋洒洒1800多字的造像题记,使用大量篇幅去歌颂长孙皇后的“懿德”,以博取“纯孝”的美名来争得李世民欢心。
历史告诉我们,李泰的皇帝梦最终还是破灭了,在一场激烈的角逐中,他与李承乾两败俱伤,被贬官远离都城,不久郁郁而终,年仅35岁。
伊阙佛龛之碑是早期传世褚书的代表作,为国内所见褚遂良楷书之最大者,字体清秀端庄,宽博古质,是标准的初唐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