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中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车辙痕迹。
淮阳平粮台城址位于周口淮阳区东南4公里的大朱村西南方,距今已有4600多年的历史。该遗址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发掘,属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城址。该遗址在台地南部边缘选址,选址考究,考古工作中发现遗址有版筑矮墙,营造规整。同时遗址中发现了对称的城门和方正的城市布局,房址规划有序。这些特征都体现了古代早期城市的规划性特点。
考古人员在最近的研究成果中,确认了该遗址具有完整的中轴线干道,并且发现了我国最早的车辙痕迹,这个发现将我国用车的起源提早了至少500年。
车辙,简单说就是车辆在路面上行驶后留下的车轮压痕。古代的车是用木制成的,车轮也是木制,车轮与道路在长时间摩擦之后,会在路上磨出一道深深的沟痕,这就是车辙。
淮阳平粮台遗址南城门附近发现的多处车辙痕迹宽0.1至0.15米,最深处0.12米,最明显的一条长达3.3米。其中,一段车辙双条并进,间距0.8米,被专家们初步判断为“双轮车”车辙印迹。
现代路面车辙是路面周期性评价及路面养护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路面车辙深度直接反映了车辆行驶的舒适度及路面的安全性和使用期限。
考古工作者在偃师二里头遗址曾发现夏代车辙,将我国用车的历史上推至距今3700年左右。淮阳平粮台遗址车辙的发现,又将中国车的起源提前了至少500年。淮阳平粮台遗址发现的车辙痕迹,距今至少4200年,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车辙痕迹,对研究我国车轮的发明、车的起源具有重要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