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1日上午,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陈家昌副院长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专项“馆藏脆弱青铜器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20YFC1522000)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顺利召开,会议通过线上线下同步举行。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肖尧文主任、21世纪管理中心张巧显处长、项目主管彭雪婷、国家文物局科技与信息处钱坤副处长、河南省文物局文物科技与对外合作交流处王瑞琴处长、孟洋副处长等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刘海旺院长,项目牵头单位、课题单位及课题参与单位科研管理及财务部门代表、课题负责人和骨干成员6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启动会暨方案实施论证会开幕式上,刘海旺院长致欢迎辞,对各位领导、项目指导专家和项目参与单位人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会议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陈家昌副院长主持。
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上,由四川博物院韦荃研究员、武汉大学廖俊教授、故宫博物院李化元研究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铁付德研究员、潘路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柴东朗教授、北京化工大学左禹教授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孟桂华高级会计师等组成的专家咨询组,首先听取了项目负责人陈家昌研究员对项目概况、项目技术方案、项目组织和资金管理等进行的整体汇报,随后各课题负责人依次详细汇报了课题具体实施方案。听取汇报后,专家组认为该项目课题实施方案研究目标明确,整体思路清晰,研究内容重点突出,项目任务分解得当,进度安排合理可行,一致同意通过项目实施方案。同时,项目组也对项目实施方案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随后,国家文物局文物科技与信息处钱坤副处长、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彭雪婷主管也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相关要点进行了重点强调,并对牵头单位的支持表达了感谢,预祝项目取得好的成绩。河南省文物局文物科技与对外合作交流处王瑞琴处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非常感谢科学技术部、21世纪管理中心、国家文物局等领导对河南文物保护工作的信任,作为课题承担单位的主管部门,河南省文物局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调集全省文物资源跟进项目推进,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服务与保障,相信在科技部、21世纪管理中心和国家文物局正确领导、在各位专家悉心指导和项目组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该项目一定能顺利推进,按期完成,并达到预期目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馆藏脆弱青铜器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于2020年正式批准立项,项目执行周期为2020年10月至2023年9月,总经费共计1217万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陈家昌副院长为项目负责人,同时承担项目课题五研究工作。项目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牵头,联合西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10 家单位组成。该项目是河南省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的第一个国家级重大专项。项目针对我国馆藏脆弱青铜器保护关键技术研发需求,聚焦脆弱青铜器无损检测分析、病害机理阐释、保护材料研发、及数据库应用平台开发等研究方向,突破脆弱青铜器病害评估、腐蚀机理、保护材料研发、数据库开发应用等研究瓶颈,实现馆藏脆弱青铜器保护技术关键环节的全链条覆盖。项目的实施完成将有力促进我国馆藏脆弱青铜器保护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的全面提升,同时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也可为其他质地脆弱文物的保护提供借鉴。
“十三五”期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成功立项,标志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未来院保护中心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推进以出土文物现场保护、潮湿土遗址保护、石质文物保护、木质文物保护等领域战略性前沿技术体系的构建,努力把保护中心打造成为国家文物保护科技创新与示范应用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