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记|百年华诞寻初心:“英雄八里庄”红色精神代代传
字体大小: 新闻来源:商丘日报 作者:孙克东 韩丰 王正阳 发布时间:2021-04-01 09:45 浏览次数:

  2021年仲春,走进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孔庄乡八里庄村彭雪枫将军纪念馆,周围一片肃穆。

  这块在商丘版图上并不显眼的地方,却承载了中华大地人民对英雄的敬仰与思念。

  1944年9月11日,在夏邑东八里庄围歼土顽李光明的战斗中,彭雪枫亲自指挥战斗。正当战斗胜利结束时,他不幸被流弹击中,英勇殉国,时年37岁。远在延安的毛泽东听闻彭雪枫殉国的噩耗,眼泪夺眶而出,拍案说道:“小小的八里庄,竟然损我一员大将!”

  作为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

红色印记|百年华诞寻初心:“英雄八里庄”红色精神代代传

位于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孔庄乡八里庄村的彭雪枫将军纪念馆 韩丰 摄

  “这就是将军牺牲的地方。”守护彭雪枫将军纪念馆的程家第四代人程博文指着馆内东侧的一块石碑说。记者看到,这块石碑呈黑色,正面刻有张震将军题写的“彭雪枫将军殉国处”几个大字,外面用一座六角亭保护。石碑上面有将军的戎装照一张,他背手而立,面带微笑,生动鲜活,仿佛一直不曾离开。“这里原来是寨墙,位置较高,彭雪枫将军在战斗结束后,就是在登上土墙指挥全歼残敌的过程中不幸被流弹射中,壮烈殉国的。”程博文告诉记者。

  顺着道路往里面走,就看到了彭雪枫将军的汉白玉半身雕像,底座正面镌刻有国防部原部长张爱萍题写的“彭雪枫将军”5个大字。将军身着戎装,目视前方,神情坚毅、沉着、勇敢,仿佛在指挥着千军万马。

红色印记|百年华诞寻初心:“英雄八里庄”红色精神代代传

彭雪枫将军的汉白玉半身雕像 吴涛 摄

  纪念馆内还有彭雪枫同志事迹展览堂、新四军第四师指挥部旧址、彭将军遗体停放处等建筑。展览室陈列有彭雪枫将军一生战斗经历介绍和240幅画片,并有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贺龙、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

  “新中国成立后,彭雪枫将军生前革命战友张震、杨尚昆、林颖、滕海清等先后来到八里庄村悼念。1982年,夏邑县开始在彭雪枫将军殉国处修建彭雪枫将军纪念馆,1985年落成。1984年、1994年、2004年,夏邑县分别在此举行隆重的彭雪枫将军殉国纪念活动。现在,彭雪枫将军纪念馆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河南省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基地,也是夏邑县的红色旅游胜地。”从小便耳闻目睹曾祖父讲述彭雪枫故事的程博文,对彭雪枫和彭雪枫将军纪念馆的故事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程博文的曾祖父叫程丕振,现已病故,老人家原是八里庄村的老支书。1985年,彭雪枫将军纪念馆落成后,他就主动请缨看守纪念馆,坚持不拿一分钱报酬,每天打扫卫生,修剪花草,恪尽职守,兢兢业业,还经常给前来瞻仰的游客当义务讲解员。每逢清明节及彭雪枫将军殉难日,他还从家里拿来苹果、香蕉等果品,祭奠彭雪枫将军。

  在这期间,彭雪枫将军的夫人林颖曾三次来到八里庄看望祭奠。每次来到纪念馆,林颖都对老支书义务守护彭雪枫将军纪念馆表示衷心感谢,但是每每询问他有没有什么要求时,老支书总是什么也不提。

  直到2004年,因老支书身体多病,就由他的儿子程利国也就是程博文的爷爷接管了看守纪念馆的任务。

红色印记|百年华诞寻初心:“英雄八里庄”红色精神代代传

商丘日报记者(右一、右二)在彭雪枫将军纪念馆内采访 韩丰 摄

  如今,28岁的程博文大学毕业后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担负起了纪念馆的讲解工作。 不忘初心,程家四代人守护英雄,也让他们心中对彭雪枫将军增添了更多不一样的情感:“我爷爷说,彭雪枫将军就是我们的守护神。我们家四代人能守着彭雪枫将军,真的打心底里觉得很光荣、很自豪。”

  八里庄村党支部书记岳得立告诉记者,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八里庄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子,近年来党的扶贫政策让全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投资30多万元新建了村室,投资500多万元修建了9条水泥路和文化广场;投资55万元建成了扶贫车间,投资280多万元建成了光伏电站;投资600多万元补齐农业发展短板,实现旱能浇涝能排、丰产方全覆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投资2亿多元的风力发电项目。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岳得立告诉记者,每年全国各地有十几万人前来祭奠彭雪枫将军。特别是清明节前后,来扫墓的单位、个人更是络绎不绝。不少家长还专程带着孩子来这里,给孩子上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