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张海作客“仰韶文化考古发现与研究”系列学术讲座,他从农业起源、早期城市化入手,分析了仰韶文化与中原文明的关系。仰韶文化不仅最早在中原地区命名和发掘,而且仰韶文化本身兴起于中原、发展壮大于中原,是“早期中国文化圈”的核心,也是华夏文明的根基所在。
张海在河南主持过漯河郝家台等遗址的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研究。参与的淮阳平粮台遗址、时庄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连续获评2019、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新作《中原核心区文明起源研究》聚焦于郑州至洛阳为中心的中原核心区,包括环嵩山分布的古伊洛-黄河流域以及淮河上游的诸多水系,从文化和社会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早期社会复杂化和文明起源过程。
在讲座中,张海以嵩山周围地区的仰韶文化遗址考古发现基础,从农业起源、早期城市化两个方面,关注仰韶人生活方式的变化和文明化的进程,对仰韶文化和中原文明进行了分析,并对一些大众关心的考古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解读。
张海说,一般来讲中国早期农业分为北方的粟作农业和南方的稻作农业,但这不是绝对的,混作是很常见的现象。仰韶文化的经济基础是粟作农业,粟作农业起源于北方,主要作物有粟(小米)、黍(黄米)、稻、豆等,这是一种可以不用灌溉的旱作农业,实行刀耕火种的轮耕制。在考古中发现,一个遗址中早期经常是黍数量比较多,发展到一定阶段,粟往往占据主要地位。这有环境的因素,也有食物口感好坏等人类主动选择的因素。北方粟作农业发展很快,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增加和流动,而人口的流动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仰韶文化彩陶大范围扩散是和粟作农业技术推广、人口流动分不开的。
张海说,仰韶文化发展到中晚期,聚落形态发生了变化,聚落越来越大,开始出现了早期城市,仅在郑州地区就发现了西山、点军台、青台等古城址,仰韶晚期中原地区开始了最早的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的出现,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诸多文明要素在人口集中的早期城市化过程中不断涌现,最终促成了二里头早期国家的形成。
张海总结说,仰韶文化是以粟作农业为基础的文化,是一种重视公共权力和世俗化的文化,是“早期中国文化圈”的核心,也是华夏文明的起点。
张海还在讲座中回答了听众关心的一些问题。他说,这只是我自己的理解,未必是真相,考古的魅力就在于此,值得永远解说。
彩陶在仰韶文化中有什么地位?
张海:彩陶是仰韶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种陶器,但是彩陶在遗址陶器中不是最多的,一般只占10%左右,可见彩陶不是一般的日常用品,而是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的器物。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上的图有什么寓意?
张海: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出土于河南汝州,是仰韶时期的一种葬具。上面的“鹳鱼石斧图”非常有名,解读也很多,一般认为代表了两个部落之间的战争,以鸟为图腾的部落战胜了以鱼为图腾的部落。我更感兴趣的是旁边的石斧,那应该是玉钺,一种权力的象征。玉钺,不是中原的传统,应该是和东方文化交流的体现。
仰韶文化时期的大房子是部落首领居住的吗?
张海:很多仰韶文化时期遗址都发现了大房子,多达几百平方米,有些还带回廊。从考古迹象上看,这不是某个人居住使用的,而是部落、氏族举行公共集会时使用的“大会堂”,是仰韶文化公共性、重视大多数人利益的一种体现。
大型聚落的多种环壕有什么作用?
张海:仰韶时期很多聚落有环壕,一些遗址有多重环壕。通常认为多种环壕是加强防御用的。但我分析,多重环壕有可能是聚落不断扩大带来的,当然,这种看法需要在考古发掘中去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