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古称殷、邺、相州、彰德等,是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安阳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是河南省内成立较早的一座地方历史类综合性博物馆,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河南省文博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安阳博物馆
现有馆藏文物12829件(套),包括化石、骨器、甲骨、石器、贝蚌器、玉器、石刻、墓志、铜器、铁器、锡器、瓷器、陶器、货币、绘画、书法及近现代文物等类别。时间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迄现代,其中商代文物是安阳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藏品。
竖线划纹黑陶尊
商代的竖线划纹黑陶尊,安阳殷墟遗址出土,口径17.5厘米,底径14.6厘米,高23 厘米。造型类似铜器,敞口外卷,筒状形,直腹,质地细腻,颜色漆黑。其造型端庄,形体大方,制作精细,是殷商时期制陶工艺的杰作。圈足尊虽然为殷墟常见器物,但多为残破器物,完整器较少,灰陶多,磨光黑陶少。因此这件器形完整的黑陶圈足尊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虎形玉佩
西周时期的虎形玉佩,长16.4厘米,宽10.3厘米,厚1.5厘米。此玉佩为虎形扁平体,外轮廓呈圆弧状,虎首微昂,张口露齿,竖耳圆目,体型腹硕,脊隆起,尾上卷,四肢前屈作伏卧状,肩、腹饰虎状斑纹,尾饰鳞纹,口部有两个相连穿孔,形似巨口露齿,器表研磨光亮饰阴线浮雕。此佩琢制精细,拉长的双勾线条具有商周之际的典型特征,是研究西周玉礼制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安阳好——安阳历史文物展》
基本陈列《安阳好——安阳历史文物展》,以安阳深厚的历史背景为基础,以安阳的科学发掘成果和历史研究为凭藉,通过展示馆藏古生物化石、殷墟出土文物以及自商周至明清时期的馆藏精品文物,向观众展示安阳这片土地上各时期的社会状况,力图收到知源悉流、鉴古惜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