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博物馆入围2021年度十大展览精品
字体大小: 新闻来源:南阳广播电视台云上南阳客户端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4-06 14:52 浏览次数:

  2022年3月31日,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初评启动,全国共申报项目157个,其中河南省申报项目9个,河南省南阳市博物馆的“文明在宛——南阳历史基本陈列”展览入围初评。据悉,本届“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申报项目网上展示已上线,有兴趣的可登录中国博物馆协会网站和中国文物信息网进行观看。

  南阳,古称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华夏五千年文明中,南阳以其浓郁的人文精神、丰富的历史古迹,铸就了“既丽且康”、人杰地灵的辉煌篇章。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先生亲笔题写“文明在宛”,并由此凝练为南阳市博物馆基本陈列的核心主题。展览共分五个单元,以成果共享为理念、历史年代为线索、考古发现为骨架、研究成果为指引、新媒体技术为辅助,梯次呈现出南阳历史文化的全貌。

  第一单元:史前南阳·文明肇始。南阳盆地、南召猿人、淅川坑南遗址、南阳黄山遗址等依次铺陈,展现了南阳在石器时代,南北东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突出地位。

  第二单元:夏人之墟·商周南土。以历史时代、分域、遗存为展出单位,展示馆藏和最新考古发掘出土的青铜重器、礼玉精华等文物,展现了南阳先民创制的物质文化成就和南阳在夏商周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南阳:“文明在宛 南阳历史基本陈列”入围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

南都帝乡·股肱望郡 (南阳市博物馆供图)

  第三单元:南都帝乡·股肱望郡。以最具代表性的瓦房庄冶铁遗址、两汉画像砖石等器物为重点,着力讲述召父杜母、张衡、张仲景、诸葛亮等名人故事,展现了南阳在古代中国的历史高度与华丽盛景。大汉雄风,已然成为南阳历史文化的标志。

南阳:“文明在宛 南阳历史基本陈列”入围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

民族融合·繁华重现 (南阳市博物馆供图)

  第四单元:民族融合·繁华重现。以历史事件为轴线,辅以瓷器与南阳邓瓷、邓窑遗址、铜镜等展品,记录了这一时期的动荡与融合、信仰与市井的转变,呈现出民族大融合背景下的南阳故事。

  第五单元:南船北马·梅城风华。以城市变迁、商业交流与市民生活等内容,绍续中原、荆楚、关中三支文化交汇的基因,展示了明清时期城市繁荣、商旅繁盛、崇文重教的风貌,体现了南阳特有的文化品质和气度。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考察时强调,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本地优势文化资源,做好传承发展工作。展览以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为指导,邀请多学科的专家进行了多次深度提升。展览以南阳古代文明为主线,990多件馆藏文物为见证,1236块展版、47个场景为辅助, 68套新媒体技术设备为补充,通过2800米的展线集中体现了南阳文化的根源性、连续性、融合性和创新性。

  展览立足于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传承与共享,致力于向观众传递地域历史文化信息。在内容上引入了南水北调、南阳黄山遗址等最新考古发现和成果,提升了展示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在展线设计上充分利用多阶旋转上升的立体空间,打造出无障碍参观路线,逐级展示精品文物,营造出盘旋腾飞的巨龙之势。多媒体与新媒体技术交互应用,实现了线上线下互动与沉浸式体验共融的效果。定时推出的汉代七盘舞、建鼓舞等乐舞表演,丰富了展览内容,拓展了展览空间,延伸了“让文物活起来”的内涵。展览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与报道,累计897篇;结合展览开发文创产品198类,得到观众好评。南阳市博物馆基本陈列自开展以来,接待观众累计达72万人次,已成为南阳网红打卡地和城市会客厅。

  躬耕南阳,宛博人努力践行成果共享;文明在宛,南阳故事让中原文化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