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黄山考古遗址公园来了
字体大小: 新闻来源:《南阳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4-06 14:54 浏览次数:

  依托黄山遗址建设国家级黄山考古遗址公园和黄山遗址博物馆,持续推动南阳“博物馆之城”建设;对遍布城乡的各类文化遗产点实施“点亮繁星”工程,形成满天星斗式的文化旅游节点,助推乡村振兴,赋彩百姓生活……2022年4月1日,河南省南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南阳黄山遗址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和文物发掘、保护方面的专家详细介绍“黄山遗址”相关情况,全景勾勒未来南阳文旅融合新高地。

  黄山遗址“千年一遇”

  黄山遗址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南阳继1992年淅川丹江库区楚国贵族墓、1994年邓州市八里岗遗址之后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的第3个项目。

  黄山遗址位于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黄山村北100米处,东临白河,北临丰山,南距独山约3千米,是一处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玉石器制作特征鲜明的中心性聚落遗址,面积30余万平方米,在南阳盆地已发现的遗址中面积最大、规格最高、内涵最丰富。具有新石器时代晚期南北文化交流交融、融合发展的特点,为研究中华文明关键时期社会复杂化、文明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材料。

  初步统计,黄山遗址已出土制玉石工具2.3万余件、玉器100余件、独山玉半成品500余件、玉片3500余件、玉料4500余件。

  黄山遗址出土的独山玉制品,是目前我国已知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玉制品最多的遗址之一,出土的玉质生产工具居全国第一。

  明确南阳玉7000年以上开采史

  发掘资料表明,这里在当时是一处大型制玉作坊,其延续时间自仰韶文化早期(距今7000年)一直延续到屈家岭文化时期(距今4500年),延续时间2500年以上。黄山遗址明确了南阳玉的7000年以上开采历史。

  黄山遗址独山玉生产工具的大量出现,是南阳史前农业考古的一大收获,揭示了中原地区悠久的农业发展史,也初步证实了玉、石并用的农耕文明在南阳的强势地位;黄山遗址的发掘改写了仰韶文化“玉器并不发达”的结论,填补了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用玉、制玉的历史空白。

  黄山遗址七大核心价值

  一、黄山遗址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特点,为探讨豫西南地区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材料。

  二、该遗址新石器时代玉石器制作遗存以独山玉石为资源支撑、其他地方玉材为辅助,存在仰韶文化晚期“居家式”作坊群向屈家岭时期“团体式”生产模式转变的规律。石家河文化时期也规模化生产玉石器,填补了中原和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玉石器手工业体系的空白,为探索当时手工业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分工提供了重要线索。

  三、仰韶文化坊居式建筑群是国内保存最好的史前建筑群之一,生动再现了古人制造玉石器及生活的原始场景。

  四、揭露出以陪葬大量猪下颌骨、玉钺、弓箭、象牙器、少量陶器的大型墓葬为代表的屈家岭高等级墓葬区,人骨保存甚佳,社会成员等级分明。可能具有编织功能成束骨针的发现,为我国史前纺织考古提供了重要材料。

  五、中原地区首次发现史前码头性质的遗迹,与自然河、人工河道、环壕一起构成水路交通系统。

  六、因独山玉石具有很强的标识性,国内多个遗址出土的多件和南阳黄山遗址相类似的独山玉器,疑似为“黄山造”,这可能反映了该遗址生产的玉石器的交流范围已超出南阳盆地,到达豫西、豫东南、鄂长江北岸广大地区。

  七、已发掘出的仰韶文化晚期大型房址和屈家岭文化大型墓葬等重要遗迹保存很好,具备极高的展示利用价值。

  建设国家级黄山考古遗址公园

  南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黄山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明确依托黄山遗址建设国家级黄山考古遗址公园。黄山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已列入河南省“十四五”文物工作规划和南阳市重大建设项目。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成立了黄山遗址考古遗址公园筹建办公室。

  黄山遗址保护利用的总体目标,是按照“文物保护好,周边环境整治好,文物内涵展示好,服务功能完善好,当地民生改善好”的要求,建成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内容包括遗址核心区本体保护、考古遗迹的复原展示、遗迹展示馆建设、遗址博物馆等,使其承担“遗址保护、文化展示、旅游休闲”三大功能,成为大遗址保护示范区、南阳盆地史前文化展示区、群众休闲娱乐区、文旅融合样板区。

  五大近期目标让文物活起来

  根据《南阳市让文物活起来工作方案》,首先是将南召猿人遗址、“四圣”文化遗迹、瓦房庄冶铁遗址和新莽造币厂、万里茶道世界文化遗产等南阳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文化遗产作为重点文物IP项目加强保护利用。“十四五”期间准备开展的工作有以下方面:

  一、重点实施各级博物馆提质升级,推动南阳“博物馆之城”建设。

  二、筹办“河江淮文化论坛”,开展文明探源、楚汉文化、中医药文化、玉文化等课题研究,开展夏文化、楚汉文化、玉文化、中医药文化等南阳特色文化的发掘研究工作,开展黄山遗址、八里桥遗址等新石器至夏代遗址的考古发掘及考古成果的整理、研究、阐释工作。

  三、鼓励支持社会各界对遍布城乡的各类文化遗产点实施“点亮繁星”工程,进行简约的环境整治和保护展示,形成满天星斗式的文化旅游节点。

  四、推进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如推进黄山考古遗址公园,筹建瓦房庄汉代冶铁遗址公园(中国古代工业文明博物馆)、十里庙遗址公园等考古遗址公园,推进南阳“四圣”文化园建设项目,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五、万里茶道文化旅游带项目,围绕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