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山陕会馆:一个“诚”字值千“金”
字体大小: 新闻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4-25 11:08 浏览次数:

  “依伏牛而襟汉水,望金盆而掬琼浆;仰天时而居地利,富物产而畅人和。”这是清代诗人尚志亭笔下的赊店古镇;而在英国学者贝思飞眼中,赊店古镇更是当时“中国最富有的商业贸易中心”。山陕会馆,就坐落在“北走汴洛,南船北马,总集百货”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社旗县赊店古镇闹市中心,被著名古建筑专家单士元誉为“天下第一会馆”;如今,它也是该县的“诚信教育基地”。

花映会馆

  春光明媚,东风骀荡。站在古镇瓷器街口石牌楼下放眼北望,一座巍峨高大、辉煌壮丽的多重檐歇山顶古建筑群进入视线,那壮观的气势和中国古建筑特有的飞动轻快的韵味,让油然遐想:一个偏居一隅的中原小县城,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座超“豪华”的古建筑?这片土地到底承载着什么样的繁华?

  史料记载,山陕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三期工程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至光绪十八年(1892年),历经6帝历时136年方才竣工。这座原本由当时处于古镇商业领袖地位的山西、陕西两省商贾,为“敬乡神、安旅故、叙乡谊、通商情、立商规、兴义举”投巨资兴建的同乡会馆(关公庙),是建筑工期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如今在全国现存的80余座同类会馆建筑中风标独树,被有关专家誉为“中国民间商会”的鼻祖之地。

  穿过370多米的瓷器街,走进山陕会馆,从蕴含忠义诚信的砖雕石刻木雕碑刻中,记者深深感受到,社旗人以“诚信为本”“义中取利”,不仅创造并延续了数百年的辉煌商业传奇,还有代代相传的精神血脉。

  “诚信为本、义中取利,是山陕会馆倡导的商业文化中的最核心的内容。”社旗县历史文化研究专家张春岭告诉记者,“在山陕会馆,崇商聚财、忠义诚信、守信重诺的商业文化,广泛依附在关公身上,隐喻在匾额、楹联里,雕琢在石刻、碑文中,经过反复渲染、集中体现,约束、警醒、教化和鞭策着商人们时时处处诚信经商。”

  张春岭娓娓道来——

  山陕会馆是一座商业会馆。大拜殿之拜殿和座殿间设置四方聚财的“铜池”,琉璃照壁上镶嵌蕴含一年四季月月有福的十二个福字,铁旗杆云斗上的“压胜钱”图案,戏台柱础和廊房额枋雕饰的算盘造型,月台望柱上的狮踏钱串,药王殿、马王殿额枋装饰的如意钱串和“光绪通宝”造型雕饰等一系列精心设计,处处显现商人“聚财”的心理祈愿,浸润浓重商业气氛,镀烙崇商重商印记。

山陕会馆悬鉴楼

  山陕会馆敬奉关公。关羽是“忠义”和“诚信”的化身,更是山陕商人崇拜的精神偶像,“义冠古今”“仗义秉忠”“至大至刚参天两地,乃神乃圣震古烁今”“升自阶,阅其履”……这些对关公的颂赞之词,无不在教化人们要像关公那样仁义、诚信;《赵匡胤输华山》《赵颜求寿》《杯羹之让》《圯桥纳履》等故事反复出现在额枋、雀替和柱础上,隐喻着从神仙到皇帝、从英雄到良相,无不尊奉“诚信”道德准则;而《十八学士登瀛洲》、“福禄寿”三星图案等,则告诫商人们不讲诚信就要付出代价。

  山陕会馆是最早制定商业诚信规则的民间商业行会。会馆中现存有关记述商业道德规则和会馆兴建活动的碑刻有7块,其中立于清雍正二年、重刻于清同治元年的《同行商贾公议戥秤定规概碑》,致力于统一度量衡,维护公平公正的行业秩序;立于清乾隆五十年的《公议杂货行规碑》,内容涉及不搞虚假包装、反对不正当竞争、禁止拉客宰客、不得缺斤短两等,商业规则多达18项;立于清道光二十三年的《过载行差务碑》,不仅规范商人,也监督官府;另外4通石碑,将兴建会馆捐资商号、数额及开支情况精确到两、钱、分予以公布。这些严格实用的商业规则和精细入微的财务公示,都是“诚信为本”精神的直接展示和褒奖弘扬。

  …………

  “一座山陕会馆,半部商业历史。”细听张春岭的介绍,品味一砖一瓦的古韵,感悟仁、义、诚、信的商业文化传承,让人不禁感到,历史留下的绝不只是一座建筑,还有一种迷人的建筑氛围令人流连,更有耐人寻味的历史商业文化气息蛰伏其中。

  “诚召天下客,义纳八方财。”诚信为本、义中取利,不仅嵌入到了会馆建筑上,更镌刻在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历史文化记忆中。社旗商埠文化研究会学者徐东讲了两个故事。

  老赊店“泰顺馆”方家油馍店男人急于发财,偷偷找人做了一杆一斤少半两的秤,女主人发现后,又私下做了一杆一斤多半两的秤锤,顾客不明就里,但都知道方家油馍好吃秤头足,生意越做越火。而这杆十六两一斤多半两(老秤一斤是十六两)的老秤,也成了方家世代相传的传家宝。

山陕会馆大拜殿

  在古镇靠做串铜钱麻绳生意的李姓兄弟,在发现进货的麻捆中藏有5000两银锭后,原封不动如数奉还,供货商感激不尽,帮二人开了一家“信义商行”,一个“诚”字值千“金”,诚信美名换来门庭若市,久而久之李姓兄弟成了赊店首富。

  “诚信守义是赊店古镇历史商业文化的灵魂,也是赊店商业繁荣昌盛的根本。”徐东介绍,明清时期,依托穿城而过的潘、赵二河,赊店古镇是南船北马换乘地,万里茶道大枢纽;虽然当时面积只有1.95平方公里,但72条街36条胡同分行划市,全国16省商人云集经营,镇内人口达13万之多,各类商铺1000余家;清廷收取商业税的“厘金局”设在赊店,统管南阳、桐柏、唐河、泌阳、方城五县,“其岁税常巨万”,占整个河南的1/3。古镇鼎盛时,呈现出“白天千帆过,夜间万盏灯”的盛况,演绎着“拉不完的赊旗店,填不满的北舞渡”的绝唱……

  “赊酒赊旗不赊义,食蔬食鱼不食言。”这是镌刻在社旗人骨子里的诚信誓言。数百年来,从未改变;新征程中,历久弥新!

  一个“诚”字值千“金”,诚信滋润春满园。近年来,社旗县坚持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做到天天都是“企业服务日”,激励人人争当“金牌店小二”,变服务“软环境”为招商“硬资源”,诚信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入驻社旗县,啥事都好办”广为客商传颂;同时,通过连续举办关公文化旅游节、赊店书会和农民文化节等节会活动,搭“文化台”唱“经济戏”,农副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和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等“两主一新”项目企业接踵汇聚而来,“两河三镇四区”建设持续加速推进,经济强县、制造业强县、生态强县、文化强县目标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美好未来延伸,山陕会馆愈加靓丽,古镇新城生机勃勃。传承商业文化,延续诚信血脉,发展活力涌动,社旗崛起翘首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