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浚县古城:穿越千年的不夜之城
字体大小: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1-13 14:10 浏览次数:

浚县古城夜景 浚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当落日余晖划过云溪桥,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千年古城又一次迎来了夜色。这座面积2.1平方公里,青砖灰瓦、古色古香的古城,通过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创建,实现了华丽蜕变。

  浚县古称黎阳,西汉置县,是河南省唯一的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以文治阁为中心,有东西南北4条主街、8条小街、36条小巷,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景区古意犹存,现存浚县古城墙、文治阁等古建筑。2019年,浚县古城被公布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浚县紧抓机遇推动文旅融合转型升级,蓄力打造浚县古城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以“‘烟火’沸腾起·古城夜市喧”为主题,围绕大运河、古城、非遗等文旅资源,创新发展多元夜间文旅消费产品,激活多元化夜间消费市场。

  浚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士超介绍,仅2021年,浚县县委、县政府就多方筹措各类资金支持古城景区发展,争取到位4.3亿元资金。在充足的资金支撑下,古城各类文旅业态快速发展,各类基础配套措施不断完善提升。

  “黎阳收,顾九州”,历史上,浚县一带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产地,也是重要的屯粮之所。建于隋朝的黎阳仓无声地讲述着浚县曾经的富足。古城内“千年运河,天下粮仓”主题光影秀以古城文脉为背景,带给观众与历史互动的沉浸式体验。

  纵贯全年的实景融入式演出将古城夜的喧嚣快速推向高潮。社火展演、西路大平调、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次登场。夜色里,古装市井秀、情景剧表演、汉服快闪共同织造了一个梦幻的穿越剧场,游客流连其中,仿佛跨越汉唐,穿越千年。人物秀、关公机甲、街头演艺等各种各样的沉浸式体验项目,让古城的夜充满了欢声笑语。

  汇聚的人气,同时也点燃了商家的热情。景区内913家商家中有876家夜间持续营业,夜间营收占总营收的51.2%,以西大街西北片区为核心,景区精心为游客打造出一个古风文创集市和小商品圈,让游客在购物中体验文创的魅力,在文创中升华购物体验。

  截至目前,古城共引入品牌企业与特色商铺500多家,打造夜间文化娱乐项目135项,夜间游览服务占全年开放天数92%,2021年夜间接待游客74.2万人次,夜间旅游综合收入4.02亿元。古城夜市已成为实实在在的富民产业,响当当的文旅消费品牌。

  张士超介绍,浚县古城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将继续围绕传统文化传承与再创意,推进文化与旅游的高度融合,通过完善配套与服务,增加产品与体验,培育文旅新风尚等措施,持续推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夜间文旅消费产品和活动,加快文旅消费市场复苏回暖,叫响“穿越千年的不夜之城”品牌。

  鹤壁市委书记马富国到浚县调研古城保护建设工作时谈道:“近年来,浚县坚持把古城保护建设作为带动文旅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的主抓手,思路更清、信心更足、机制更活、推进更实、品位更高、业态更全、模式更新、效果更好,走出了一条合理保护、科学开发、强化传承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