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以下简称《黄河保护法》),这是继《长江保护法》后我国第二部国家层面的流域立法。近日,开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魏培仕主持召开局长办公会,专题学习《黄河保护法》,局县处级领导干部参加。
《黄河保护法》包括总则、规划与管控、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沙调控与防洪安全、污染防治、促进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保障与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等共11章、122条,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
会上,局四级调研员张英俊介绍了《黄河保护法》的立法背景、起草过程、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重点领学了《黄河保护法》第八章《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相关内容,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以法律手段促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依法保护母亲河,依法兴文化、强文旅、建好开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行动自觉。大家一致认为,《黄河保护法》条文规定全面具体,特点突出,亮点纷呈: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体现了“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总要求、总遵循;二是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黄河流域各种特殊问题,对特定区域、特定问题规定特别制度措施;三是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全流域一盘棋,统筹谋划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四是高度重视黄河流域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尤其是,《黄河保护法》首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对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主要作出明确规定:一是明确国家加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研究黄河文化发展脉络,阐发黄河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要求编制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推动黄河文化体系建设,组织开展黄河文化和治河历史研究,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是规定国家加强黄河流域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文物和遗迹保护,建设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弘扬黄河红色文化;四是对黄河文化资源调查、文化遗产保护、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文艺作品创作、文化宣传展示等作了规定,这些明文规定、硬要求,为黄河大保护、为延续黄河文明、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穿上了“防护服”,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魏培仕在总结学习时指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之一。制定《黄河保护法》是以法律形式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凸显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性、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下一步,全市文广旅系统干部职工要进一步增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切实履行好《黄河保护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义务;要坚持问题导向,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凝聚大保护合力,保护、传承、弘扬好黄河文化,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落实中当好先锋和标杆;要加强策划谋划,坚持创新创意,用好文旅新媒体矩阵,以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黄河保护法》宣传普及,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争做保护母亲河、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倡导者、实践者,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护母亲河的理念深入人心,让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为我国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开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