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天河”红旗渠
20世纪70年代初,总长度“可以把广州和哈尔滨连起来”的红旗渠与南京长江大桥一道被周恩来总理自豪地誉为“新中国的两大奇迹”。如今,红旗渠不单单是一项水利工程,它所凝结的红旗渠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为改善恶劣生产生活条件,摆脱水资源匮乏状况,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胆魄和勇气,靠一锤、一钎、一双手,苦干十载,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削平1250个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生生在太行山崖间开凿了一条全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将北部的漳河水引入林县,也将“红旗渠精神”永远镌刻在了巍巍太行山间。
跨省寻水:被连年大旱逼出来的引漳入林
林县位于中国中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在《林县志》里,“旱”是一个高频字。从1436年到1949年的514年里,林县发生旱灾100多年次,大旱绝收30多次,有5次甚至酿成了“人相食”的惨剧。1942年到1943年大旱,饿死1650人。“咱林县,真苦寒,光秃山坡旱河滩。雨大冲得粮不收,雨少旱得籽不见。一年四季忙到头,吃了上碗没下碗。”这是当年的民谣。“掘地尽石,凿井无泉。”《林县志》上的短短8个字写出了当地人民求水无果的惨痛记忆。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林县当初的农业产出极低。“早上糠,中午汤,晚上稀饭照月亮”,就成为林县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1954年5月,杨贵被任命为河南省林县县委第一书记。刚来林县不久,杨贵第一次下乡,大汗淋漓地来到一户老农家,想要碗水洗把脸,这个看似再正常不过的要求却让老农十分为难。家里断水已经有些时日了,仅存有烩面碗大小的洗脸盆半盆水。原本想着杨书记也会像家里人一样,洗完脸把水留下。没承想,杨书记洗完后直接把水给倒了!这真真是让这家人心疼坏了。
1959年,林县水利建设虽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还没有彻底摆脱干旱缺水的状况。这年发生的大旱导致河渠断流,井塘干涸,水库见底,已建成的水渠没水可引,旱灾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事实证明,仅靠已建水利设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林县干旱缺水的状况。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彻底解决林县的缺水问题?
饱受干旱缺水折磨的林县人民意识到,把天降的雨水蓄起来,把地上地下的水挖出来,这些办法都离不开“老天”的摆布。要改变林县干旱缺水的面貌,确保工农业用水和人畜不再靠天吃水,必须寻求新的可靠水源。但在林县境内寻求新的水源,希望不大,林县县委就把眼光移向县境外部,并组织3个调查组,分别赴邻省山西的平顺县、陵川县、壶关县考察新水源。从调查考察的情况看,在淇河、淅河上游的壶关、陵川两县引水希望不大,有潜在可能的还是流经平顺县并绕林(县)涉(县)两县边界的浊漳河。
于是,林县县委第一书记杨贵率领的调查组从河顺公社步行出发,路过东岗、任村两公社向平顺县进发。途中,考察了天桥渠从浊漳河引水情况,还访问了天桥断水文站。到达平顺县后,他考察了浊漳河的流量,并与石城公社党委书记及石城大队支书、大队长进行了座谈,详细了解浊漳河发源地、枯水季节流量和汛期时的最大流量以及常年平均流量。浊漳河发源于山西省,有榆次、沁县、屯留与长子三条支流,经潞城县、平顺县汇合为浊漳,水源充足,汛期流量则更大。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杨贵获得了第一手材料,心情十分激动,认为解决林县缺水问题已有了希望。返回县委后,他反复琢磨觉得要解决水源问题,还是引浊漳河水入林县的方案最佳。
杨贵把自己到浊漳河考察的情况和引漳入林的想法同县委常委多次交谈讨论,并在一般干部中征求意见。河南省委领导来林县调研,县委就抓住机会,向省委汇报了关于引漳入林的想法。不久,杨贵主持召开了林县县委全体(扩大)会议,对兴建引漳入林工程作专门研究。杨贵在会议上说:“有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领导,有人民公社集体力量的无穷威力,有全县人民的巨大力量和支持,有几年来治山治水的经验,我们一定能够实现‘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愿望。这就是我们主宰大自然的主动权,我们就是要利用这些大主动,克服水源奇缺的小被动。要彻底改变林县干旱缺水的面貌,我看有三条:一是把天上的水蓄起来;二是把地下的水挖出来;三是把外地的水引进来。这三条咱们做了两条,但很不够,第三条从外地引水还没有开始。要在这一条上下大功夫。现在需要我们打出去,到山西境内把漳河水引来。”经过一番讨论,统一认识,鼓起了斗志,与会者一致认为,引漳入林是水利建设蓬勃发展的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在太行山上开凿一条大运河,把漳河水引入林县,彻底送别“水缺贵如油”的历史。
1960年1月16日,林县正式向新乡专署和河南省委写了引漳入林工程的请示,并很快等来了上级的批复:“同意林县兴建引漳入林工程,建议林县引漳入林工程从平顺侯壁断下引水,并按此设计。”短短数语,对于林县县委班子来说,胜过新年最丰盛的大餐。杨贵在会议上提出把引漳入林工程命名为“红旗渠”工程,与会者一致同意。这年2月10日,农历正月十四,林县引漳入林总指挥部召开全县广播誓师大会,40余万人参加收听,全县轰动。次日,3万多人的修渠大军陆续到达工地,红旗渠工程由此拉开序幕。
劈山凿崖:千军万马战太行的英雄史诗
修建红旗渠这么大的工程,面对的困难可想而知。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三无”:一无技术,二无经验,三无材料。工程开始后,不但资金、物资缺乏,甚至连钢钎、镐头、抬筐、抬杠等这样简单必备的工具也很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工地党委提出了勤俭建渠、艰苦创业的方针:“自力更生是法宝,众人拾柴火焰高,建渠不能靠国家,全靠双手来创造。”
红旗渠施工现场
按照县委部署,工程总指挥部将渠首到分水岭70多公里的干渠任务打桩立界,全部分配到15个公社。3.7万名民工挤在峡谷、山村,一是缺少住房,二是道路不畅,天气寒冷,困难重重,尽管山西省平顺县沿渠社队群众腾出了230间房子给民工居住,但这些远不够用。对此,广大民工自己动手,想办法克服困难:几个布篷撑起来就是指挥总营帐,3块石头支起来就是烧锅煮饭的伙房……他们有的住山洞、睡席棚,有的住在山崖下,白天到山上割草,夜里铺在石板上便是“床”。有的村庄优先照顾妇女,搭起席棚先让她们栖身休息。有人这样写道:“蓝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做绒毡,高山为咱站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
总干渠全线开工后,一场男女老少齐上阵,千军万马战太行的战斗打响了。修渠大军在太行山峦、浊漳河畔,摆开劈山引水的“长蛇阵”,这是林县人民与大自然斗之间的一场战天斗地的大决战。
落石和塌方是红旗渠工地上最大的危险。为排除隐患,指挥部成立了排险队,身材瘦小的任羊成第一个报了名,被推荐为排险队长。多年后他回忆说:“要在太行山上凿壁修渠,除了放炮崩山之外,有一个工程隐患不得不重视:山上不断滚落下的松动石块。所以必须有人上去把松动的山石排除掉,不然在下面的工友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我开始是爆破队队长,后来由于红旗渠工地需要组建排险队,我就接下了这个任务,领导说,‘除险是很危险的,你不怕死啊?’我回答,‘怕死不当共产党员!’我知道那是在拿着生命干的事儿,可是我想总得有人干吧,共产党员就要在关键时刻站出来。”
1960年2月,张运仁上了红旗渠总干渠建设工地,任南山施工排排长。5月13日傍晚收工放炮时,有一炮迟迟没有炸响。张运仁急忙跑出安全洞,劝阻民工注意躲避,没想到悲剧还是发生了。就在大家刚刚散开后,炮响了,一块巨大的飞石击中了正在指挥的张运仁的头部,张运仁当场牺牲。从进工地到牺牲,仅仅3个月时间。得知丈夫牺牲的消息,妻子赵翠英悲痛欲绝。安葬了张运仁后,赵翠英对家中排行老大的12岁大儿子张买江说:“你爹没有修成红旗渠就走了,你要接过他的担子,继续完成红旗渠建设。你去就得把水带回来,带不回来水,你就不要回来!”就这样,张买江成为红旗渠最年轻的建设者。当年,张买江在红旗渠工地上一干就是10个年头,直到全面竣工。
青年洞位于红旗渠的“咽喉”,洞口在金鸡岭下狼牙山悬崖绝壁上,狼牙山壁全部是绛紫色石英砂石,坚硬如钢。要想凿通青年洞,没有大型施工机械,真是难上加难。横水公社300余名青年勇挑重担,担当起了钻挖青年洞的艰巨任务。他们在岩石上刻下“红军不怕远征难,我们修渠意志坚。为了实现水利化,再苦再累心也甘”的誓言,乐观豪迈地说:“石头硬没有我们的决心硬,就是铁山也要挖个窟窿!”他们苦干加巧干,发明了“主攻三角炮”等方法,提高了钻洞速度,日进度由原来的0.3米提高到2米以上。在修建最困难的时候,他们提出:“修自己的渠,流自己的汗,不能靠天靠神仙,渡过困难就是胜利。”靠着17个月“蚂蚁啃骨头”式的苦干硬干,终于在1961年7月15日凿通了青年洞。
当年,修建红旗渠的场面是何等的壮观:父子同行,夫妻并肩,几代人走在一支队伍里,全家人编在一个施工队,锣鼓喧天,红旗漫卷,尘在飞,土在扬,不是去打仗,胜似上战场。没有水泥自己烧,没有炸药自己制,出现了“铁姑娘”“青年团”“神炮手”“凌空排险队”等团队和动人事迹,真是万众一心。
“能参加红旗渠的建设是我一生中最光荣的事儿!”当年在红旗渠支渠配套建设工程中任“铁姑娘队”队长的郭秋英晚年回忆说,“当时因为年龄小,我没能赶上总干渠和干渠的建设,只参加了红旗渠最后的配套工程建设,当总干渠和3条干渠通水以后,我们林县人民受了益,但是还有一部分村庄没有吃上红旗渠的水。1968年10月,红旗渠的配套工程全面铺开,我们水磨山村引的是1干渠12支渠的水,但从支渠到我们村需要凿1000多米的隧洞和修1000米的明渠才行,我光荣地参加了这项工程的建设,那年我18岁。”作为“铁姑娘队”队长,郭秋英时刻告诫自己,一定要做好表率,轻伤不下火线。“有一次,在隧洞里工作时,一块大石头从竖井上面掉下来砸到我的腿,鲜血瞬间顺着裤管流了下来,但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我只是简单处理了一下,没让别人知道,继续埋头苦干。”
为了节省资金,红旗渠工地从上到下开展了高工效运动。县里要求修渠人员无论钢钎炸药还是抬筐石灰,能节约都要尽量节约,要做到花小钱办大事。县委发动群众精打细算,一个钱要当好几个钱用,工地出现了很多“以土代洋,废物利用”的勤俭办水利现象。抬土石没有筐子,人们就上山割荆条或者买荆条自己编抬筐;抬筐坏了自己修补,有的还把坏掉的抬筐泡到水里,泡软以后把荆条拆下来再编新筐;有的抬筐拴了一次又一次,实在不能用了,才拿去烧石灰。
劈山开渠需要大量炸药,林县各生产队便多积有机肥,把节省下来的化肥硝酸铵配上锯末、干牛粪、煤面碾碎制成炸药。在施工中,他们还设计了空心渡槽、双孔隧洞,发明了空中运输线、土罐车、土吊车、土铁轨,创造了明窑烧石灰、自制炸药、大炮爆破等施工方法,不仅提高了工效,保证了工程质量,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在艰苦创业的过程中,林县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群众,与修渠民工打成一片。为了帮助民工解决修渠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工效,加快工程进度,在工地的各级干部经常和民工顶班参加劳动,不少干部参加修渠后的收获是:“晒黑了脸皮,炼红了思想,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解决了问题,推动了工程,团结了民工,保证了质量。”
红旗渠建成后,参观红旗渠的人络绎不绝
20世纪70年代,随着电影《红旗渠》在全国公映,“红旗渠”三个字家喻户晓。红旗渠作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工程,成了名副其实的榜样,参观学习者蜂拥而至。红旗渠的影响远播海外,成为展示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红旗渠工程的建成以及产生的红旗渠精神影响深远,是鼓舞人民斗志的精神力量,是民族精神的一个标志。
气壮山河:精神传承是对当年参建者的最好致敬
2012年,由河南省话剧院创作演出的话剧《红旗渠》以全景式的叙述形式展现了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艰难历程,唱响了一曲撼天动地的英雄赞歌。当舞台上亮起:“用时10年,削平山头1250个,架设渡槽152座,凿通隧道211个,挖砌土石1515.82万方,重伤256人,牺牲81人……”这样的字幕时,全场观众满含热泪,掌声经久不息。
20世纪60年代,“上渠”成为林县人民使用最多的词语。在开凿红旗渠的过程中,他们用的主要工具是绳索、钢钎和铁锤,以及自制的土炸药。干活累了,他们就天当被、地当床,短暂休息;干活饿了,他们就挖野菜、啃干粮,终日挖山不止。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不但毫无怨言,还在崖壁上留下了豪迈的誓言:“崖当房,石当床,虎口崖下度时光,我为后代创大业,不修成大渠不还乡!”一个个血肉之躯,一双双百折不屈的手臂,向着太行山壁撞击、撞击、再撞击……10年苦干,香甜的漳河水终于蜿蜒流入。从此,太行山东麓这片被滋润的山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红旗渠成为林县人民的“生命渠”“幸福渠”。
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而红旗渠‘是英雄的林县人民用两只手修成的’。”1974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到纽约参加第六次特别联大,他带去了10部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和生活风貌的影片,在联合国总部放映的第一部影片就是《红旗渠》,反响巨大。美联社这样评论:“红旗渠的人工修建,是毛泽东意志在红色中国的典范,看后令世界震惊!”
从红旗渠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推进直到工程的完成,林县人民在建设这项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工程中,锻造了气壮山河的红旗渠精神。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中国的水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不再仅仅是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1998年10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对红旗渠精神进行了集中的概括:“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红旗渠精神的灵魂;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红旗渠精神的具体体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有力保障。”
如今,当地党员在红旗渠开展“重走红旗渠”主题党日活动
古有“愚公移山”,今有林县人“凿山开渠”。林县儿女修建红旗渠的壮举不仅改变了当地严重缺水的贫困面貌,更大的收获在于孕育形成了宝贵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在林州人民新时代的建设实践中,反复锤炼、丰富发展,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的创业三部曲,也激励着中华儿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奏响一曲曲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壮丽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