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全省文物局长会议在郑州召开。
顶端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前期工作和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将于今年启动。此外,还将积极推进河南博物院新院等建设,高质量推进博物馆群落建设,支持郑州规划建设中华文明主题乐园。
河南博物馆总量第三,十大考古新发现排全国第一
刚刚过去的一年,对于河南文博而言,可谓硕果累累。
会上,河南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任伟介绍,2022年,河南文物系统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夏文化研究和“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其中,南阳黄山遗址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让河南入选项目总数达50项,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安阳殷墟考古研究成果、开封州桥遗址考古新发现、第九届博博会等热点工作获得社会广泛关注。
去年,河南多家遗址博物馆建成落地,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瞬间成为网红,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文博爱好者慕名打卡。目前,全省备案博物馆数量达384家,排名全国第三。
博物馆不断落地建成,精彩陈展和活动同样也层出不穷。
“花开中国——庙底沟与中华早期文明的发生历程”入选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动听了!博物馆》荣获年度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项目,龙门石窟奉先寺保护工程入选十大文博年度影响力榜单,河南文物工作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在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推动河南博物院新院、中华文明主题乐园等项目建设
河南省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黄东升强调,关于2023年的工作,首先要将文物保护工作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加大对文物违法案件的督察督办力度,推进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加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快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其次,还要研究阐释文物蕴含价值,持续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夏文化研究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夏商文明考古研究中心,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加强文物科技创新,提升考古工作能力和科技考古水平,持续推进万里茶道申遗。
再次,还要推动文物“活起来”,用好文物资源,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推进中原特色博物馆群落建设,打造百大标识项目,深入推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最后,要努力提升文物管理水平。推进《河南省革命文物保护条例》及地方性文物法规立法,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推动文物部门机构编制待遇落实,保持基层工作队伍稳定。
任伟说,今年要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前期工作和“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启动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实施一批重大文物保护项目。健全安全长效机制,压实安全责任,开展专项行动,严打文物犯罪,确保文物安全。
他强调,要提升考古能力,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加强夏商文明研究,实施二里头、殷墟等一批重点考古项目。加快推进重点考古实验室和考古标本库房建设。
“今年还要加快博物馆事业发展,积极推进河南博物院新院等建设,高质量推进博物馆群落建设,支持郑州规划建设中华文明主题乐园。”任伟介绍,目前还在筹备龙门石窟艺术展等赴境外展出,持续开展中外联合考古等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