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这次安阳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成功入选202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殷墟再次绽放华彩,得益于哪些成果,又有什么考古意义?下面就跟随记者一起去探访。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李溪溪:我现在是在殷墟王陵遗址,在我的右手边就是这次的新发现之一——围沟,它属于商王陵的隍壕。那么隍壕是什么呢?打个比方,一个城市的外围边界是城墙,那么商王陵的外围边界就是隍壕。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研究员 李潇檬 : 我们目前是发现了有东西两个围沟。东围沟的范围大概是图中画蓝线的部分,两个围沟是都有两个缺口,然后我们推测应该是进出王陵区的一个通道。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李溪溪:像围沟里头密密麻麻的这是什么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研究员 李潇檬 : 像这边这些密密麻麻的,它有南北走向排列,也有东西向排列的,这个是祭祀坑。
这次在发现甲骨文、青铜器等重要文物的基础上,商王陵区又发现的两个围沟和祭祀坑,让最早的高等级墓葬兆域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河南大学特聘教授 王巍:殷墟我们都认为它也是中国考古的圣地,这次就是在发现祭祀区是一个,它的周围有围沟围绕,这个在中国古代叫兆域,是形成一个神圣的空间。兆域的发现对殷墟的布局有了全新的认识,对城市发展的历史,对研究殷墟当时的社会等等都有重大的意义。
殷墟商王陵遗址是殷商王朝的陵园与祭祀场所,开创了中国帝王陵寝制度的先河,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而这次对殷墟王陵区隍壕、兆域的确认,使殷商王陵区向东扩展了至少110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牛世山:我们新发现的就远远超出了我们过去的认知,整个王陵区它的范围,超过了16万平米,对过去的所知的王陵区的面积是大了一半。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李溪溪: 我们现在来到围沟发掘地的东边,在这边我们能看到许多长方形的坑,这就是今年新发掘的祭祀坑,在这些祭祀坑里,大多数殉葬的都是人和动物,也有青铜器和玉器等等。
殷墟甲骨文里的祭名超过200个,但新发掘的30多座祭祀坑中人和动物骨骼的种类简单,完整程度也不一样,虽然目前两者不能一一对应,但却为研究商代的祭祀活动,具体的祭祀形式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源。
殷墟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赵清荣:我们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殷墟讲话精神,加强对殷墟出土遗迹、遗物的研究阐释、活态利用、展示传播,讲好殷墟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