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跨越时间长河,见证历史变迁;
它们凝结过去、连接当下、传承未来。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带您走进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遍访石窟寺,
聆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人故事。
导游: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请快速说出你们心中的建筑大师的名字。
游客:
梁思成、林徽因、贝聿铭。
游客:
哇,好厉害呀。
导游:
李诫还编写了《营造法式》,这可是一部建筑科学技术的百科全书,对后世的建筑技术和建筑学具有深远影响。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技术书籍,多重文字,很少图样。而《营造法式》不仅内容十分丰富,还附有非常珍贵的建筑图样,开创了图文并茂的一代新风,这也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工程制图学和美术工艺的高度水平。
游客:
太牛了,他一定有很高的绘画功底吧。
导游:
还真被你说对了。李诫既是一个建筑大师,又是一位艺术家和学者,他在地理、历史、文字、音乐等方面都有广泛研究,他还善于画马,曾绘《五马图》进呈给宋徽宗。可惜这些都已佚失了,流传下来的只有《营造法式》。
游客:
哎,太遗憾了
导游:
公元1110年,李诫逝世,终年76岁,葬于新郑梅山,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李诫墓。宋代时李诫墓地上土冢高大,其后李诫家族分别葬入墓区形成了李诫墓群。后来土冢不断遭到损坏,1961年进行文物调查时,李诫墓冢仅存3米高,其它已夷为平地。2003年,文物部门对李诫墓进行封冢、树碑、建亭,也就是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这座李诫墓。
李诫墓位于河南新郑龙湖镇于寨村西,2001年,被公布为新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诫编写了《营造法式》建筑巨著,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划时代壮举,是营造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方面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后世建筑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