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跨越时间长河,见证历史变迁;
它们凝结过去、连接当下、传承未来。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带您走进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遍访石窟寺,
聆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人故事。
大门
导游:
你们知道这里为什么叫“千唐志斋”吗?
游客:
不知道......
导游:
1923年,康有为游陕过豫,乘兴挥毫,为张钫先生花园题额“蛰庐”,使花园大为增色,其后“蛰庐”成一方名园。张钫酷爱金石字画,并广泛收集从洛阳邙山出土的墓志石刻,并将这些石刻陆续运至其故里新安县铁门镇。1935年前后,张钫在“蛰庐”西隅辟地建斋,将收集来的一千余方墓志镶嵌于花园的十五孔窑洞、天井以及走廊的内外墙壁上。这些墓志大部分属唐代,由王广庆命名、章炳麟题额为“千唐志斋”。
蛰庐
游客:
这么多墓志石刻都是唐代的吗?
导游:
千唐志斋收藏有自西晋以来历代墓志石刻1419件,其中,唐代墓志铭最多,达1191件。内容涉及皇亲国戚、相国太尉、郡王太守、尉丞参曹,以至处士墨客、佛僧道士、宫娥彩女等各阶层人物,为研究唐代社会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有证史、补史、纠史的作用,被史学界称为“石刻唐书”。同时它也被称为是一部唐代书法演变史,我们从中也可以窥见唐代书法的真实面貌。
书房
游客:
比较有名的藏品给介绍介绍呗?
导游:
千唐志斋里保存着狄仁杰、徐浩、屈突通、郑虔、王昌龄、王之涣家族、隋代杨氏家族等众多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墓志铭。还有郑板桥作的《竹姿四屏》,这四画表现出了竹子在风雨阴晴四种天气中的不同姿态。另外,还有宋代米芾的行草对联,元代赵孟頫的楷书碑文,明代董其昌所书横批,清代“神笔”王铎及刘镛、邵瑛、韩东篱、王弘撰及康有为、章炳麟等人的墨迹,还有蒋中正撰文、贺耀组隶书和国民党众多高级官员和社会贤达具名为张钫母亲庆祝七十寿辰的长篇寿序石刻《贺寿序》等等。
展厅
游客:
千唐志斋简直就是一个博物馆啊!
导游:
它现在就是博物馆!新中国成立后,张钫先生将千唐志斋捐献给国家,1963年千唐志斋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更名为千唐志斋博物馆,1996年千唐志斋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景图
千唐志斋博物馆位于洛阳市新安县铁门镇,是辛亥革命元老、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张钫先生所建,是我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现主要有文物保护区、园林区、北魏石窟、张钫故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