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殷墟申遗成功17周年的7月13日,从安阳殷墟保护管理委员会传来好消息,殷墟保护案例《健全文物安全保护体系 守护世界文化遗产》被国家文物局评选为国家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入围案例。该案例为全省唯一入选案例。
资料图:智慧殷墟文物保护巡更系统(安阳融媒记者 李婧瑜 摄)
殷墟遗址总保护范围29.47平方公里,其中重点保护区14.07平方公里、一般保护区8.63平方公里、建控地带6.77平方公里,涉及殷都区、龙安区、北关区11个乡镇(街道)、66个村(社区),常住人口13万人。近年,我市加强殷墟保护工作,大胆创新,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符合殷墟实际的文物保护新途径。
资料图:天眼系统(安阳融媒记者李婧瑜 摄)
2018年,我市对殷墟文物安全开展集中整治,持续发起打击文物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使涉殷墟文物犯罪得到遏制。自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殷墟未发生新的文物盗掘案件。在巩固集中整治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我市成立安阳殷墟保护管理委员会专职负责殷墟保护管理工作,成立市公安局直属管理的文物保护支队,专门负责打击殷墟遗址文物违法犯罪活动。2021年10月1日,《河南省安阳殷墟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殷墟保护法治化水平。
安阳殷墟保护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邓兴华表示,他们将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进一步夯实殷墟文物保护工作基础,筑牢殷墟遗址安全防护墙,创机制、强基础、解难题,扛稳殷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守牢文物安全底线、红线、生命线。
据了解,为构建文物工作新发展格局,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带动作用,国家文物局今年首次开展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遴选推介工作。经各地、中央有关单位申报推荐,国家文物局组织遴选,确定《健全文物安全保护体系 守护世界文化遗产》等10个案例为国家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入围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