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晚,央视一套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玉石记》第五集《玉韫神州》播出,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多件馆藏玉器文物亮相其中。
该纪录片探寻中华先民发现玉、雕琢玉、使用玉、钟爱玉、赋予玉以丰厚精神文化内涵的历史和故事,带领观众感悟中国玉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见证我国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玉韫神州》展示了虢国墓地出土的礼敬天地四方的六种玉器(璧、琮、圭、璋、琥、璜)、人龙纹玉璋、六璜联珠组玉佩和七璜联珠组玉佩,为观众讲述了西周虢国的礼乐制度。
据介绍,璧、琮、圭、璋、琥、璜这六种玉器共同组成了周代玉礼器系统,玉和“礼”的关系得到空前发展;人龙纹玉璋出土于虢国墓地国君虢仲墓,是墓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体现西周时期敬德保民、敬天法祖的思想;六璜联珠组玉佩和七璜联珠组玉佩均由玉璜、玉管、玉佩及玛瑙珠等连缀而成,璀璨夺目,是一种兼具装饰功能和礼仪内涵的大件玉佩饰,也是贵族彰显身份地位的必备之物。
据了解,虢国墓地是一处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西周至春秋时期大型邦国公墓,该墓地出土的众多玉器反映了周朝以玉制礼的面貌。
虢国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该馆玉器文物在央视纪录片中展示,对于提升虢国文化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该馆也将以此为契机,在开展业务工作的同时,继续为三门峡市文旅融合发展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