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7月21日,“情与境——让文物活起来到展览活起来”考古遗址博物馆陈列艺术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开幕,这也是中国博物馆界首次举办考古遗址博物馆高峰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中国考古学会考古遗产专业委员会、郑州市文物局主办。
会议由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主任刘鹭先生主持,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先生出席并致辞,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先生视频致辞,河南省文物局局长任伟、郑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赵恒康出席并致辞,南京博物院名誉院长龚良、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中国考古学会考古遗产委员会主任孙英民、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研究员魏峻等国内知名文博专家参会。会议还邀请到了来自良渚博物院、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三十余家全国知名遗址博物馆及高等院校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情与境——让文物活起来到展览活起来”主题,进行了跨学科、多维度的研讨与交流。
河南是全国文物大省,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据统计,截至目前,河南建成开放的遗址博物馆数量已达15座,如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安阳高陵遗址博物馆、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等,另外还有平粮台古城遗址博物馆、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汉魏洛阳城遗址博物馆等5座遗址博物馆正在建设。这些考古遗址博物馆与其他博物馆共同构建起中原地区文明化历史进程较为完整的知识图谱,形成了独具中原文化特色的博物馆网络体系,实现了考古遗址有效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和谐共赢。
考古遗址博物馆搭建起了遗址-博物馆-公众之间的桥梁,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与探索,加深对遗址价值的理解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专家学者表示,考古遗址博物馆应在做好保护的基础上开拓思路,通过创新设计及展览理念、推出多彩活动等多种方式,不断推动古代大遗址的活化利用。通过此次高质量发展研讨,遗址保护、管理与展示的理念更加清晰,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方向更加明确,遗址博物馆未来发挥的社会作用更加可期。
会议期间,开展了专题讨论和沙龙活动,聚焦学术热点,主题突出明确,卓有成效。各位专家畅所欲言,对各遗址博物馆的情况进行了详实的介绍,涉及多个方面,如考古视野下的考古遗址博物馆、遗址的考古和展示、城市中心区遗址博物馆陈展探索、遗址博物馆的活化利用、遗址数字化展示实践、遗址博物馆的建设与运营等;同时,各位与会嘉宾也对遗址类博物馆未来的发展给予了展望,比如遗址博物馆的策展思考、研究的深化、成果的宣传与转化,以及遗址类博物馆在新时代文化自信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等。
7月22日,与会专家还将赴开封州桥及汴河遗址参观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