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腰上的中国:红旗渠》——精神丰碑的深情回望
字体大小: 新闻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胡聪 发布时间:2023-07-31 09:05 浏览次数:

  阅读《山腰上的中国:红旗渠》(杨震林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4月版),既是一场畅快的历史之旅,亦是一次震撼的精神洗礼。它以“红旗渠三问”为主线,生动再现了“人工天河”红旗渠从酝酿到决策、从上马到建成的整个过程,深入解读了红旗渠蕴含的红色基因,深刻阐释了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当代价值。掩卷沉思,一座兴建于60余年前的“人工天河”如在眼前。回荡于太行山陡峭山崖的打钎声、放炮声如在耳边,闪耀着奋斗之光的精神之碑在心中巍然耸立。这部语言生动、配图精致、饱含深情的著作,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尤其值得细细品读。

  说起“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的红旗渠,多数中国人并不陌生。红旗渠是条名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花费十年之功,从山西平顺县引浊漳河水,在陡峭的太行山上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周恩来称其为“新中国建设史上的奇迹”。建渠过程中孕育生成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红旗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奋发有为的缩影

  历史不是抽象的描述,革命精神也不仅是抽象的成果,它们总是由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物铺展而开。要真正掌握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背后的精神实质,需要深入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作为红旗渠建设者的后人,生长浸润在红旗渠畔,作者以“我”的视角展开互动式叙事,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也使语言更生动。跟随作者沿着当年修渠人走过的路,溯流寻源,回到历史现场,“用脚丈量渠岸,用手触摸山石,用心凝视渠水”,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当年劈山造渠、重整山河的豪情壮志。从物质之渠的探寻,到精神之渠的追问,均带着作者理性思考、感性书写的印记。以满怀深情的目光回望历史,才更能深刻体会:红旗渠不只是一个工程意义上的渠,而是新中国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对“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生动而具体的诠释。

  该书贯彻了从宏观到微观,把过去、现实和未来联系起来考察问题的大历史观。例如讲红旗渠源,追溯浊漳河的形成史、治理史,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观照现实;讲红旗渠建设史,同时讲林县地区有史以来的治山史、治水史,厘清历史发展的脉络;讲红旗渠精神,则将其放入太行山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谷文昌精神等精神形态中体悟。正如作者所说:“穿山越岭、蜿蜒盘旋的红旗渠,就是山腰上的中国最为形象生动的展示。”从“十年九旱、水贵如油”到“山区人民永无忧”,作者把太行山麓曾经发生的事、正在发生的事、将要发生的事,作为一个历史整体来考虑,从林县人民拼搏进取的奋斗轨迹里,看到了红旗渠精神的传承和光大,看到了中国人民奋斗的光与影、心和梦。

  描绘奋斗者群像

  伟大的精神来源于伟大的实践,深化革命精神研究,需要深入挖掘、梳理革命精神的实践基础和思想来源。因此,学习红旗渠精神首先要深入了解红旗渠。为什么要修红旗渠?为什么敢修红旗渠?为什么能修红旗渠?这三个关键问题是全书的纲领。为什么要修?因为十年九旱、严重缺水、土薄石厚、耕种难收,严重威胁林县人民的生存。为什么敢修?因为有天时之助、地利之便、人和之利,有人力可用、钱粮可资、精神可倚,有治山治水基础和组织化优势。为什么能修?因为有党组织的有力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因为有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凝练的答案背后,是红旗渠建设者 “精神变物质”“人定胜天”的生动实践。从“红旗渠三问”出发,作者更进一步,从红旗渠上探寻新中国发展壮大的基因,寻找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为什么能的秘密。

  讲好党的故事,离不开生动的细节。书中细致描绘了一幅“奋斗者群像”,既有杨贵、李贵、李运保、秦太生、周绍先、王才书、张中和等优秀党员干部,也有总指挥长马有金、技术员吴祖太、“除险队长”任羊成、“神炮手”常根虎、“农民水利技术员”路银、“凿洞能手”王师存等鲜活的劳动大众。例如,写红旗渠总干渠通水典礼:一位老大娘用绳子系着搪瓷茶缸,颤巍巍地从渠里打水上来,二话不说,“咕咚咕咚”连喝了几大口,沟壑纵横的脸上旋即绽开了舒心的笑容。书中还记录了大量的歌谣,诸如“蓝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做绒毡……梦中牵来一条河,一脚踢到太行山”“人人献计动脑筋,巧战太行搞革新,苦干实干加巧干,力争渠道早修成”等,原汁原味地再现了人民群众敢想敢干、艰苦创业的情景。

  红旗渠是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改变自身生产条件,奋力创造美好生活的样本。红旗渠精神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革命文化的精神标识,是一座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的精神丰碑。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如何在新时代诠释好、继承好、弘扬好红旗渠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山腰上的中国》是一个精彩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