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上阳城外围遗址发掘有新收获
字体大小: 新闻来源:大河报 作者:闾斌 发布时间:2023-09-18 16:28 浏览次数:

  近日,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公布了对上阳城外围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的新收获。其中出土的陶窑和部分墓葬,受到考古界关注。

  据了解,2022年9月至2022年1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委托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市区一建设项目工程占地范围内的古遗迹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整个发掘区向南不足百米,即为上阳城宫城遗址范围,前后历时2个月。”三门峡市考古研究所业务室主任燕飞介绍,发掘现场共布设探方19个,清理墓葬20座,灰坑102个,道路2条,陶窑1座,灰沟1条,另有探明位置无法清理陶窑1座。发掘出土有完整的陶瓷器、玉器、铜器等,另有较多陶片、玉石料、骨料等。主体遗迹属于两周之际,文化属性属于虢国。

三门峡上阳城外围遗址发掘有新收获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灰坑内出土了骨料、玉石料、窑壁、铜渣等,专家推断或与手工业作坊有关。考古人员还在M6坑墓内发现人骨一具,经过初步鉴定,该人骨高大粗壮,为一中年男性,且有脊柱、手部粘连现象。专家判断,其生前或从事过度体力劳动,可能和长期扛运物品有关。此外,部分墓葬内还出现了泥坯器物。

  “墓葬内出现泥坯器物,又距离陶窑较近,主人或从事体力劳动……这些发现,我们推断墓主可能是当时从事陶器制作的匠人,遗迹分布情况亦是先秦手工业作坊居葬合一的体现。”燕飞说。

三门峡上阳城外围遗址发掘有新收获

三门峡上阳城外围遗址发掘有新收获

  燕飞介绍,此次发掘是时隔约20年后对上阳城外围遗址的再次发掘。“随着科技考古的进步,我们也提取了一些新标本,加深了对虢国上阳城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上阳城的功能布局,也为本区域手工业作坊区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燕飞说。(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闾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