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鸡公山景观之万国建筑
——缀满山峦的璀璨明珠
字体大小: 新闻来源:中共信阳市浉河区委宣传部“学习强国”通讯站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0-16 09:06 浏览次数:

  河南信阳鸡公山有罗马式、哥特式、美式、俄式、德式、瑞典式、中西合璧式等多民族、多国别的建筑群落,它们依山作势,交相辉映,似璀璨的明珠缀满山峦,时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这些千姿百态、风格殊异的别墅,依山顺势,与清泉翠林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幅空间辽阔,绝妙无比的优美画景,宛如神话中的仙山琼阁。

  鸡公山景观之万国建筑 鸡公山风景区供图

  颐庐

  颐庐位于避暑官地与教会区交界处,坐落在南、北街之间的一座名为靳山的陡崖上。该建筑为四层中西合璧式建筑,建筑面积1274平方米,宏伟壮观,在众多别墅中央如鹤立鸡群,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方正端庄的观念。

  颐庐 鸡公山风景区供图

  颐庐为直系军阀吴佩孚部北洋陆军第14师师长靳云鄂于1921~1923年所建。据说靳云鄂来山避暑、养疴,目睹鳞次栉比的洋楼别墅,外国人趾高气扬、心高气傲的架势,愤愤不平。他决心要在鸡公山上建造别墅。并三番五次与西人交涉,均被拒绝,后以武力为后盾,强行在教会与官地之间破土动工。颐庐竣工时,北京及各地军阀均发来贺电,武汉军界专门组织参观团前来祝贺。人们为纪念靳云鄂这种民族气节,称颐庐为“志气楼”。靳云鹗还在此楼的南边建了与颐庐相仿的小楼,称为小颐庐。

  姊妹楼

  姊妹楼坐落在鸡公岭北端,与颐庐、南街、报晓峰遥遥相对。姊妹楼建筑面积均为767.95平方米,分南、北二楼,两楼构成一组独特的建筑群。由于外形和结构相同,故称姊妹楼。

  姊妹楼 鸡公山风景区供图

  两幢楼房依地势而建,料石墙体、红瓦葺顶。楼上楼下均有廊柱扶手,下层为方形,上层为圆形柱,双复线圆弧,柱顶为条石过梁。站在报晓峰等高处眺望,似窈窕淑女,亭亭玉立,又似妙龄姊妹,相互偎依。姊妹楼东南陡坡边缘还筑有防护性寨墙,称为红娘寨。

  花旗楼

  花旗楼原为英国驻武汉商人潘尔恩于1918年前所建,后因转售汉口美国花旗银行而得名。1938年蒋介石来山时,曾征用此房作为临时行营,指挥武汉外围抗战,从此扬名于世。1985年,鸡公山风景区管理局在原址重建,当年10月竣工,次年春对外开放。原房规模较小,重建后略有扩大。一层与防空洞入口相通,附近有逍心亭和汇景亭,相距南德国楼和美龄舞厅不远。站在汇景亭内,可眺望大东沟,是南岗景区的主要景点。

  花旗楼 鸡公山风景区供图

  2008年,河南省文物局拨款对花旗楼整修,并以情景复原和图文展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布展,将其作为武汉会战历史纪念馆对游客开放。

  美龄舞厅

  美龄舞厅坐落在南岗中心地带,位于通往报晓峰和消夏园公路的十字路口东侧,坐北朝南。1938年,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来山避暑,曾在此房跳舞,遂称“跳舞厅”,后又演变为美龄舞厅。

  美龄舞厅鸡公山风景区供图

  此房外形独特,室内宽敞明亮,有内回廊环绕,美观雅致。房后临山,房前陡坡,云雾缭绕,山花似锦。由于内廊四周1米以上全装玻璃,采光极佳,又称“玻璃房”。1981年交归鸡公山风景区管理局,次年夏修葺一新,作为南岗区招待所客房,后又改为参观景点对外开放。

  马歇尔楼

  马歇尔楼为俄国商人于1906年所建,位于消夏园东130米的小山岗上,料石墙体,镔铁屋顶,建筑面积185.79平方米。

  马歇尔楼鸡公山风景区供图

  马歇尔楼是鸡公山开发历史的见证,是鸡公山早期别墅建筑和管理中心。1946年,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在参加国共两党的谈判时,拟登鸡公山观景,但因中原局势紧张,未能成行。为了纪念这段历史,2007年河南省文物局拨专款修缮此楼,将其命名为“马歇尔国共调停历史纪念馆”,2008年开馆并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

  萧家大楼

  萧家大楼为湖北督军萧耀南在避暑山庄牛眼岗于1921年~1923年所建,称萧宅、萧家大楼、山庄1号,是避暑山庄最具盛名的建筑。

  萧家大楼鸡公山风景区供图

  整个建筑雄伟美观,方正端庄。通过西山缺口,可观田园景色和火车、汽车穿梭往来。南望鸡公山,重峦迭翠,别墅点点,如悬浮在云中的仙山琼阁,更增添一层神秘色彩,有妙宅仙居之感。

  亚细亚别墅

  亚细亚别墅为英国汉口亚细亚火油公司于1920年前所建,坐落在报晓峰偏东北160米处,主体为石墙,绿黄色波浪形镔铁顶,含地下室2层,建筑面积260.69平方米。此房坐东朝西,北接配房,一字排开,东门(后门)临月湖,高筑平凉台,有石条护栏,呈弧形,优雅别致,视野开阔。外有茂密松林,是乘凉赏景的好地方。

  亚细亚别墅鸡公山风景区供图

  该楼于1981年交归鸡公山风景区管理局。2019年,鸡公山管理区与市文联把亚细亚别墅打造成了信阳文学馆,对游客和公众开放。

  卧虎楼

  卧虎楼位于鸡公山避暑山庄,系萧耀南的同僚杜节义在虎啸崖于1922年~1923年所建,坐落在萧家大楼北百米处,亦称山庄3号、狮子楼,素称杜宅。全楼分主房和配房,配房各居主房左右和后部,形成一个四合院。建筑面积364.32平方米。

  卧虎楼鸡公山风景区供图

  卧虎楼东临公路,西毗沟壑,按卧虎形态进行设计,故有虎啸山崖之势。主楼前门为半弧形高大门廊,门柱似虎牙,左右配房似虎腿,像是猛虎张口吼叫。远处观之,犹如卧虎长啸。礼堂前门朝西南,左右和下一段台阶均有长方形石条护栏。为了附会猛虎卧姿,特把配房设计为不对称人字屋脊,几乎是一面坡屋脊。房基向后缩,显得形象逼真。

  美国大楼

  美国大楼系鸡公山美文学校旧址,建于1910年,约在1914年~1916年间改建而成,众称“新大楼”,位于中央路东北侧百米处,为美文联合学校宿教合一的大楼。

  美国大楼鸡公山风景区供图

  美国大楼为石、砖、木混合结构,平面布局呈槽钢形,中轴线对称,两翼对称均衡,具有现代建筑特点。正面为古罗马敞开式圆拱券,系古罗马式建筑。正中有一个尖顶钟楼,钟楼的设计精巧用心,虽长宽仅3米余,但每层的拱券都有变化:一、二层平拱,三层券拱,四层是两个突拱,给人安详、庄重、虔诚之感。门廊亭亭玉立,既有韵律,又给人以快乐浪漫之感。楼正面西洋风味十足,罗马、哥特式特征均有出现,堪称西洋折衷主义建筑典范,背立面则显得古板、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