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考古遗址焕发光彩融入生活
——第四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主旨日见闻
字体大小: 新闻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作者:王延辉 发布时间:2023-10-18 10:23 浏览次数:

  郑韩故城,盛会“有约”。金秋时节,在被誉为“青铜时代绝唱”的莲鹤方壶出土百年之后,一场特别的考古文化盛会来到新郑。

  10月17日,第四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开幕并举行主旨日活动。此届文化艺术周以“遗址承载文明·城市共话未来”为主题,精心组织七大主题活动,从10月14日一直持续到10月20日。

9623649144102721

  主旨日当天,活动内容丰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特种邮票首发并赠送于良渚、陶寺、石峁、二里头4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会嘉宾在主旨报告、“话园”沙龙、研讨交流环节,围绕城市类考古遗址公园的考古、研究、建设、管理、运营、服务等问题开展交流研讨,探索新时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

5114096095942085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作为让文物活起来、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重要实践和承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探索创造出的一种新型大遗址保护利用模式。”据国家文物局考古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已建成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另有80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

6785314671992092

  “河南作为中华文明起源、诞生、发展的核心地区,仰韶村、庙底沟、大河村等诸多大遗址都与文明的起源、发展紧密相关。”河南省文物局局长任伟表示,将这些与文明起源相关的大遗址建设成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成文化旅游胜地,打造为国家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是展现中华文明伟大历程的应有之举。

9461469428097354

  作为全国大遗址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河南在大遗址保护、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方面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工作模式,已建成殷墟、隋唐洛阳城、汉魏洛阳故城、郑韩故城、郑州商城、偃师二里头、渑池仰韶村等7处挂牌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另有巩义宋陵、淮阳平粮台古城、偃师商城等10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进入立项名单,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数居全国第一。

  “河南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主要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围绕中华文明探源,让人们在遗址公园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在河南是怎么起源的;一条是围绕中国大一统王朝的历史演变,让人们在河南了解中华文明主根主脉。”河南省文物局二级调研员何军锋说。

  “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黄河流域的明珠,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见证,其建设运营更加完善、文物风貌大为改观、文化魅力更加彰显,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事业发展贡献了新郑案例。”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副司长副司长辛泸江如是评价。

9529574892508277

  1923年,以“莲鹤方壶”为代表的举世闻名的“新郑彝器”在新郑李家楼郑国国君大墓破土而出,掀开了郑韩故城壮阔历史的一角。当天上午,主旨报告环节,在郑韩故城从事考古工作十余年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商周考古室主任、二级研究员樊温泉从方壶百年、历年发现、科技考古、研究成果等方面带领大家领略“百年考古视域下的郑韩故城”。

  近些年来,随着考古成果不断融入现代生活,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日益成为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阵地。如何让考古遗产焕发历久弥新的光彩?如何建好考古遗址公园?与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充分交流。

  考古遗址公园分城镇中心型、城郊型、郊野型三类。城市叠压型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一直是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难题。

985588534556146

  “郑韩故城最大的特色,就是古代城址与现代城市叠压。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采取边腾退、边考古,边保护、边设计、边建设的方法,采用‘整体格局——重点片区——展示点’相结合的方式构筑城市文化骨架,把新郑建成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交融的公园城市,既保护好文化遗产,又让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为当代人服务。”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青岚以郑韩故城为例解析城市叠压型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策略与实践。

  在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专家、研究员黄滋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研究院董新林看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首先是一个大遗址,并经过了科学考古的过程,建设公园既要考虑文物保护利用的问题,也要充分考虑与现代城市功能的融合,实现科学性、文化性、公共性、参与性的有机结合。

  “建设国家考古遗产公园,也见证着城市的更新。通过对隋唐洛阳城的遗产保护和活态利用,洛阳城市地标发生了巨大变化、出圈了。”中国考古学会考古遗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英民认为,考古遗产保护和城市更新也要有机结合起来。

  刚刚过去不久的中秋国庆假期,洛阳上榜全国十大热门旅游城市,隋唐洛阳城游人如织。“在科学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做好颠覆性创意、活态化展示、具象化传播、创新性表达至关重要,推动地下遗产真正走向‘地上’、走进生活,活起来、火起来。”当天下午,洛阳市文物局局长余杰以隋唐洛阳城遗址为例解析了在旧城更新中探索考古遗址公园新模式。

18782639976283422

  “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要在传承创新中搭建起文化遗产与公众共情、共享的链接桥梁,贴近时代,让传统‘潮’起来。”“用数字化力量,化传统为现代;用网络化力量,化厚重为灵巧;用智能化力量,化冷门为热门。”西安城墙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吴春和腾讯SSV数字化文化实验室首席架构师王朝阳分别分享了数字化助力遗产保护、文化传承、焕活文化的创新实践。

71291985151571425

2651027259940273

  保护与利用结合,公园邂逅古文明;遗址与城市牵手,塑造美好新生活。与会者纷纷表示,从老家河南、读懂中国的地方出发,借鉴成功经验,越来越多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在科学建设、活化展示中让人们与历史更好地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