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记者从三门峡市文物部门获悉,近年来,全市文物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贺信精神为引领,全面贯彻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深入实施文旅融合发展“1+3+4”工程,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不断提升。
三门峡市突出系统保护、整体保护,出台《三门峡市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条例》,《三门峡市仰韶文化遗址保护条例》即将实施。以仰韶文化遗址申遗为牵引,实施仰韶村考古圣地“七个一”项目,持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打造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安阳世界级大遗址公园走廊取得新成效。
三门峡市深入实施兴文化工程,成功举办仰韶文化考古发现与传播研讨会等学术研究会议,编辑出版《三门峡虢国墓》《灵宝西坡墓地》《三门峡庙底沟》等考古报告和专著,全面做好研究成果的转化传播。
三门峡市强化创意驱动、数智赋能,策划推出云探虢博、云听仰韶系列线上科普,开展“文物课堂进校园”“虢学讲堂”等社教活动,博物馆数字化改造提升有序推进;《花开中国》专题展览获“新时代博物馆百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和“全国博物馆十大展览精品奖”;虢国墓地虢仲墓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入选“2022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
据了解,目前全市不可移动文物3413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崤函古道石壕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0处,现有挂牌和立项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3处(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挂牌,庙底沟考古遗址公园、虢国墓地考古遗址公园已成功立项),博物馆、纪念馆8家,收藏保管文物近7万件(珍贵文物9882件/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陕州区西张村镇庙上村),中国传统村落14个,河南省传统村落60余个,文保单位、文物数量均居全省前列。(记者:陈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