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洛阳城: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技艺的巅峰
字体大小: 新闻来源:学习强国 作者:张玥颖 发布时间:2023-11-17 17:41 浏览次数:

  悠悠厚土,河洛岸边,一处宫城遗址发掘震惊世人,这就是始建于公元605年的隋唐洛阳城。

  隋唐洛阳城先后作为隋、唐、五代、北宋的都城或西京,历时530年之久,是中国古代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技艺的巅峰,也是我国现存隋唐时期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古代城市遗址。

  整个城址包括宫城(紫微城)、皇城、外郭城、上阳宫等,全域47平方公里。按照“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皇宫紫微城象征天帝居所紫微宫,占地面积4.2平方公里,是隋唐洛阳城的核心,被誉为“万宫之宫”,其平面布局、建筑形制奠定了中国宫城的基本格局,对后世都城布局产生深远影响。

  2021年,加强隋唐洛阳城遗址保护被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要项目和大运河、黄河文化国家战略。同年,隋唐洛阳城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8901495580536166

  隋唐洛阳城宫城区

  应天门:目前国内发现等级最高的城门楼遗址

  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宫城区主要由应天门、明堂、天堂、九洲池等景点组成。其中应天门是宫城正南门,其“两重观,三出阙”是中国古代礼制中最能彰显天子身份和地位的建筑形制,是目前国内发现等级最高的城门楼遗址。

  作为国家与皇权的象征,应天门初建于隋代,称则天门,是当时宫城的正门。据史料记载,隋时则天门为两重观,上曰紫微观,“左右连阙,阙高一百二十尺”。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由中央的城门楼、两侧的朵楼和向南延伸出的阙楼组成,中间以东西连廊和左右飞廊相连,整体为“门”字形巨大建筑群,中央6层,两侧阙楼4层。

2129993516099615

  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演出

  应天门“命运多舛”。因过于奢华,李世民曾下令将其焚毁;唐高宗时重修;武则天还政李唐时,改称应天门、五凤楼;到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再次被金兵烧毁。

  但应天门又极尽辉煌。历史烟云中,隋炀帝在此入主东都、唐高宗诏释百济扶余王、武则天在这里发表登基“演说”,唐玄宗接见日本遣唐使……香山居士白居易曾登临城楼,咏出“晴阳晚照湿烟销,五凤楼高天泬寥。野绿全经朝雨洗,林红半被暮云烧。龙门翠黛眉相对,伊水黄金线一条。自入秋来风景好,就中最好是今朝。”的美叹。

  如今的应天门,已成为“城市的光”,以厚重的历史底蕴,创新的文化活动照耀着隋唐洛阳城,点亮着古都洛阳。

  明堂天堂: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座单体木构建筑

  明堂又称万象神宫或通天宫,为古代帝王用于布政、祭祀的重要礼制建筑;天堂紧邻明堂西北部,为武则天礼佛场所。明堂、天堂是武则天执政时期最重要的礼制建筑,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座单体木构建筑。

7509145890600374

  隋唐洛阳城明堂天堂

  明堂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外3层、内2层。天堂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外5层、内9层。明堂、天堂于2015年4月全面建成并对外开放。

  九洲池:纳千倾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

  九洲池是隋唐洛阳城宫城区西隔城内的皇家园林,为皇子、公主居住之地,是帝后休憩、享受天伦之乐之所。设计者宇文恺引谷水入园,利用自然水源创造九洲池水景。

  如今已建成的九洲池遗址展示工程一期占地156亩,现存12处遗址,以宏大与深邃、人力与苍古、水泉与眺望的园林建造手法,引黄河之水,形成“纳千倾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的景观,是集遗址展示、园林艺术、牡丹观赏、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文化空间。

4592872903648766

  隋唐洛阳城九洲池夜景

  九洲池遗址展示工程一期于2019年牡丹文化节期间对外开放,隋唐洛阳城一系列景区不仅丰富了市民的夜间生活,也是历史、文化、艺术爱好者的首选打卡之地。(作者:张玥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