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河南丨一起认识“中华第一剑”——玉柄铁剑
字体大小: 新闻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2-01 08:57 浏览次数:

7850802422889314

27319220670141563

  全身锈迹斑斑

  跟“刀光剑影”一词毫不沾边

  却是“中华第一剑”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这把玉柄铁剑

  01

  有点儿“丑”

  却是“中华第一剑”

9320231532192212

  玉柄铁剑集铁、铜、玉三种材质于一体

  是我国考古发掘中

  出土的时代最早的一件人工冶铁制品

8605178998785879

  玉柄铁剑1990年出土于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1号墓(虢季墓)

4227728686128416

  以玉为柄

  剑柄是和田青玉所铸

  笔直圆润 像是竹节

  有君子之风

  以铜为芯

  剑柄中部是空的

  插有铜芯连接剑身

18489588339275308

  以铁为身

  剑身是由块炼铁经过长时间渗透锻打

  形成的锋利的块炼渗碳钢

  块炼铁是铁矿石在较低温度下

  用木炭还原得到含有较多夹杂物的铁

  这种铁杂质较多 含碳量低 质软

  因此只能锻 不能铸

  在反复加热过程中

  块炼铁同炭火接触

  碳渗入变硬

  则成为块炼渗碳钢

6485104530733889

  在玉柄铁剑出土之前

  我国冶铁发展史的开始阶段

  被历史学家们确定在

  距今约2600年前的春秋时期

  它的出土将我国人工冶铁的年代

  提前了近两个世纪

  因此被誉为“中华第一剑”

  02

  玉柄铁( )?

  起名有点儿难

297049811791129

  一片晶莹透亮的美玉

  方方正正

  中间有个小孔

  嵌着亮晶晶的绿松石

  是玉柄铁剑给考古人员留下的“初印象”

  随着清理发掘工作的展开

  玉柄铁剑终于露出“真身”

6925471462521538

  考古人员最初想叫它“玉柄铁削”

  但铁削只是个单刃的削刀

  而且属于生产工具的范畴

  玉柄铁剑不仅出土于兵器区

  还是双刃

  叫“削”显然不合适

3568861219111421

  考古人员又因为它的长度

  倾向于叫它“玉柄铁匕首”

  但是“匕首”二字少了些威风

  唐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贞

  在《史记索隐》里说

  “刘氏曰‘匕首,短剑也’。”

  所以不如就叫“剑”

  因此将它定名“玉柄铁剑”

  03

  除了玉柄铁剑

  虢国墓还出土了这些重量级文物

  虢国墓地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

  唯一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

  西周、春秋时期大型邦国公墓

  总面积32.45万平方米

8160675678740127

  虢国墓地M2001墓底部随葬器物(南—北)。

  M2001虢季墓

  是迄今发现的周代级别最高的封国国君墓

  1990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缀玉瞑目

8426444056846409

  虢国墓地出土了3组缀玉瞑目

  虢季墓出土的这套

  由58件玉饰组成的缀玉瞑目

  结构最完备、形制最规范、工艺最考究

  缀玉瞑目可以说是汉代金缕玉衣的雏形

  金腰带饰

32123508421848514

  虢国墓出土的金腰带饰

  由12个独立的黄金部件组成

  是迄今为止国内出土文物中

  年代最早的一套完整金腰带饰

  虢季甬钟

7283605291297999

  这套8件有铭文的铜甬钟

  是迄今西周晚期墓葬考古发掘出土的

  最完整的甬钟

  虢国盾牌

8282773851483971

  1994年出土于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现藏三门峡虢国博物馆。

  这组盾牌是虢国军事武器的一次重要考古发现

  为研究虢国的军事、政治、经济

  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虢国墓地先后经过两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

  出土的文物

  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制作之精、价值之高

  都是我国两周考古中罕见的

  玉柄、铜芯、铁身

  一把剑联接两个时代

  而在烈火淬炼之下

  藏着生生不息的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