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香山寺遗址发现塔基等遗迹,与瘗葬入唐的印度高僧有关
字体大小: 新闻来源:大象新闻 作者:谷艳敏 罗曼 发布时间:2024-03-01 11:19 浏览次数:

  如果你去过龙门石窟,那你一定去过卢舍那大佛对面的香山寺。但在1000多年前,香山寺并不在对面,而在龙门东山南麓。2月29日,记者从2023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上了解到,龙门唐代香山寺遗址发现塔基等重要遗迹,出土遗物上万件,对研究唐代寺院布局、美术工艺、丝绸之路文化、东都佛教艺术、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龙门石窟研究院历史人文研究中心主任路伟汇报龙门香山寺遗址相关情况

  为解决香山寺与擂鼓台和东山石窟的内在关系、香山寺历史沿革、建筑布局等学术问题,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龙门石窟研究院与北京大学、洛阳市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香山寺遗址考古队,于2016年起对唐代香山寺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和出土遗物整理。

  1号建筑基址正射影像照

  “我们主要发现了两处方形建筑遗迹,均为塔基:1号建筑基址和2号建筑基址。” 在2023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上,龙门石窟研究院历史人文研究中心主任路伟介绍,1号建筑基址为佛教僧人瘗葬塔基,塔基为平面方形,回字形,中心为僧人墓塔地宫。地宫居塔基正中,破坏严重,为半地穴式。

  2号建筑基址发掘现场

  2号夯土台建筑基址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结构复杂,发现遗迹主要有:台基正中有一方形大坑,大方坑中心出土一石棺、两带孔石板和佛教造像等。据遗迹和构造、出土遗物等,判断中心方坑为塔基地宫。“据地形、地宫构造、出土砖和石刻,结合文献,判定2号塔基的年代为7世纪后期,初步认为墓塔的瘗葬者为入唐的印度高僧地婆诃罗(唐言日照)。”路伟表示,根据遗迹推断,2号夯土台建筑基址经历过后期扩建,晚唐时重修,香山寺及塔基建筑彻底毁于北宋末年或宋金之际。

  考古出土遗物(石刻造像、鎏金菩萨像)

  龙门香山寺遗址出土的遗物有建筑材料、佛教造像、佛教舍利用具、铜钱等。石质建筑材料方面,不仅出土了数十万斤的砖,还有门砧石、石门槛及石螭首,门砧石、石门槛上用浮雕及阴线刻有狮子、犀牛、大象、独角兽、胡人、多种乐器等精美的图案。陶质类建筑材料包含有较多的青掍瓦,还有少量的残瓦片。石刻造像有佛头、女俑头、力士头等,残留妆彩涂金痕迹。佛教舍利用具有石函,石函长60厘米,棺侧板及后挡板阴线刻青龙、白虎、玄武等四神图案,前档板刻石门。

  考古出土遗物(瓦当、砖)

  地宫及出土舍利石函为中国古代舍利瘗埋制度与舍利容具发展演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石棺及石门构件的图案题材、风格特征和工艺水平,对研究唐代美术工艺、丝绸之路文化、东都佛教艺术、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等提供了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