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博物馆里的文物搬进社区,让居民一出门就能看展览,这样的体验你想拥有吗?1日,在洛阳市涧西区长春路街道洛铜社区邻里中心,“泥与土的交响”仿古陶器展正式开展,不少居民在家门口观赏中国先民的巅峰“手作”,近距离感受火与土的艺术交融。
这场展览“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
“泥与土的交响”仿古陶器展位于洛铜社区邻里中心三楼一间活动室内,场地面积有100多平方米。
在这里,有按章节设置的仿古陶器和仿制文物,有博物馆派来的专业讲解员,有正规展览标配的“前言”和“结语”,有专为孩子设置的文博知识互动展板和卡通文创产品……很多居民到现场后都表示,这场展览“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跟在博物馆里看展的体验很像。
30余件展品将持续展出半个月
小口尖底瓶、花瓣纹彩陶钵、三彩釉陶人首蛇身交尾俑……此次展览展出30余件展品,其中既有仿古陶器,也有仿制文物。展品数量虽然不多,但件件都有故事可讲。
“第一件展品是仿古陶器黑陶马,它是仿照白马寺门前的石马制作而成的。”负责讲解工作的洛阳民俗博物馆工作人员高玉洁说,白马寺门前的石马雕刻于北宋初年,原本是赵匡胤的女婿魏咸信墓前的石像生。1935年,白马寺住持德浩法师从盗卖者手中将石马赎回,迁置于山门前。通过这件展品,能让大家从熟悉的事物入手,了解中国古代历史,进一步树立“保护文物、传承文明”的理念。
据介绍,此次展览将持续半个月时间,工作日白天对外开放。如果大家组团前去看展,可提前预约,博物馆将安排讲解员到场。
探索“博物馆+社区”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国有博物馆与社区合作办展,在我市尚属首次。
洛铜社区相关负责人说,2021年以来,该社区借助共建单位洛阳市文物局的资源优势,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开展“看”文化遗址、“品”精品文物、“讲”历史故事、“做”非遗工匠等不同类型的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此背景下,洛铜社区与市文物局从去年开始思考、探索“博物馆+社区”新模式,通过建立博物馆与社区居民的直接联系,推动博物馆公共服务进一步延伸和覆盖,提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办展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既要考虑文物安全,又要考虑展出效果。因此,我们最终决定将仿制文物和仿古器物作为主要展品,从‘小切口’入手进行展陈设计,努力诠释‘何以中国’这个大主题。”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双方将继续通过实践来探索博物馆与社区合作互动的新模式,让更多居民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