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跨越时间长河,见证历史变迁;
它们凝结过去、连接当下、传承未来。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带您走进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遍访石窟寺,
聆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人故事。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今天我们探访
目前世界上发现
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
古荥冶铁遗址
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大门
游客:
古荥冶铁遗址?导游,这里以前是专门冶炼铁矿的吗?
导游:
没错!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全称是叫: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它是我国发现规模最大、冶炼技术水平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汉代冶铁遗址。
游客:
真的吗?这么厉害!
导游:
别急,还有呢!古荥汉代冶铁遗址,是一处兴盛于西汉中叶至东汉早期的冶铁遗存。1965年发现并试掘,1976年正式考古发掘。出土铁器通过金相检测,有灰口铁、白口铁、麻口铁、铸铁脱碳钢、球墨古代铸铁等,表明在两千年前,我国生铁冶炼和加工已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创造了一整套我国古代钢铁生产技术体系,这在世界冶金史上是一个重大贡献。
游客:
真了不起!
积铁坑
游客:
我看这遗址里有些文物上标记的是“河一”,这是什么意思啊?
导游:
您观察的真仔细!这里的“河一”是河南郡第一冶铁工场的简称,这要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当时,实行冶铁官营,在河南郡设置铁官,咱们所在的荥阳故城外的冶铁遗址,为当时河南郡最大的冶铁中心。“河一”可以说既是冶铁工场的简称,也是当时的驰名商标,相当于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鞍钢、宝钢!
游客:
哇,厉害!
文物展柜
游客:
既然是官营,产能应该也不低吧?
导游:
确实是。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发现了两座炼铁炉遗迹,我们现在看的是一号竖炉遗址,整个炉缸呈椭圆形,据专家复原炉体的有效高度为6米,容积约50立方米,日产生铁约有一吨,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炼铁设备。值得一提的是,椭圆形冶铁竖炉这项技术直到1850年前后,西方才开始使用,这也标志着我国生铁冶炼技术在汉代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古荥1号冶铁竖炉
古荥汉代冶铁遗址,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荥阳故城西门外,是一处兴盛于西汉中叶至东汉早期的冶铁遗存。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出土了铁器318件、陶器380件、石器8件和大批陶模,部分陶模和铁器上有“河一”铭文,说明遗址是汉代官营的河南郡第一冶铁工场。2001年,古荥汉代冶铁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