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漯河,何以中国!
字体大小: 新闻来源:漯河日报 作者:张伟伟 发布时间:2024-08-19 17:45 浏览次数:

  8月15日,“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洛阳市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启动,由中央媒体、河南媒体、正能量中外网红代表组成的采访团,分两组深入河南各地开展采访体验活动,共同开启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探源”之旅。

  拥有贾湖文化和许慎文化两张文化名片的漯河,坚持保护第一、守正创新,把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镌刻下“何以中国”的时代答案。

  浩浩史河 文明星火在此点燃

12400214034713297

  贾湖遗址博物馆

  距今约9000至7500年的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贾湖的考古发现震惊中外,被誉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和“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贾湖遗址相继成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上镌刻着它的亘古辉煌。

  中国史前考古学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给予贾湖高度评价:“贾湖文化是中国史前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中华文明的星火从这里点燃。”

  在这里农耕萌芽——

  奔流而来的河水,淤积出广袤平原,贾湖先民在这里筑建房屋、驯化家畜、制作陶器、耕种水稻、结网捕鱼……春耕时节,水田如镜,阡陌纵横,一派生机勃勃的画面。谁能想到,这竟是9000年前人类生活的真实场景!

  在这里礼乐肇始——

  谁将仙蜕截星筒?贾湖出土的骨笛,由丹顶鹤尺骨制成,打破了先秦只有五声音阶的结论,是世界上最早的七声音阶乐器,改写了中国和世界音乐史。其中一支被河南博物院收藏展示,成为“九大镇院之宝”之一。

  在这里文字滥觞——

  汉字究竟从何而始?贾湖遗址博物馆陈列着若干块龟甲碎片,龟甲上的刻符如同文明在混沌之中睁开的眼眸。经测定,这些刻符早于殷墟甲骨文4000多年,这是已知最古老的汉字源头。

  在这里酒香悠长——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专家从发掘的大量陶器残留物中分析研究发现,9000年前贾湖人已经掌握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酿酒方法。这一发现,打破了古波斯保持的酿酒纪录,把世界酿酒史前推了1600年。

  ……

4350635503724575

  贾湖遗址博物馆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贾湖人创造了璀璨文明,在人类历史文明进程中拿下了十一项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七声音阶管乐器、世界上最早的酿酒起源地之一、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大豆起源地、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起源地之一、世界上最早的家畜驯养地之一、世界上最早的原始宗教与卜筮起源地之一、世界上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契刻符号、世界上最早的手工纺织起源地之一、世界上最早的鱼类人工养殖起源地、世界上最早的鼎形器、世界上最早的绿松石装饰物。

  一部典籍 传承中华汉字文明

  来到漯河,还有一个地方一定要去,那就是许慎文化园。

  许慎,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字学家,墓地就位于现在的漯河市姬石镇,如今建成了许慎文化园。文化园内有字圣殿、叔重堂、说文馆、字圣碑林、汉字大道、中华辞书博物馆、“东观”藏书楼等。

  许慎一生最大的历史贡献,就是耗费数十年心血,著成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解释古代汉字的字书,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考究字源的著作。它是以小篆做字头,把当时所能见到的9353个小篆,和1163个重文一一做了翔实的解释和记录,成为后世“重要的汉字工具书著作”和“中国最早的字典”。

  如果说安阳出土的甲骨文是汉字起源之根,那《说文解字》则是后人解读古文字的一把钥匙,探源古代文明的一座桥梁。

50261211114832946

  许慎文化园

  其实《说文解字》的价值远不止此,清代学者王鸣盛说:“《说文》为天下第一种书。读遍天下书,不读《说文》,犹不读也。”

  曾国藩也曾评价说“许书劣存二百字,古镜一扫千年尘。篆文已与流俗殊,解说尤令耳目新。”

  许慎从传承文化基因和维系国家统一两个角度概括了汉字的政治、文化、历史地位和功用,点明了其在传承文化、维系国家统一方面具有的重要价值,为规范使用汉字、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借鉴,后人把对许慎和《说文解字》研究的学问称之为“许学”或“《说文》学”。

  焕新出新 历史文化可观可感

  随着贾湖遗址考古发掘的不断进行,伴着一件件珍贵文物的出土,贾湖惊艳了世界。近年来,更是掀起了一股“贾湖热”,成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新流量。

  来到贾湖遗址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古朴圆形建筑群,整体外形像是溅开的水滴。陈列展区分为“礼乐之源”1个主题展厅和“贾湖探秘”“骨笛”“龟甲与符号”“墓葬与葬礼”4个专题厅。每个展厅运用人工智能、5G、MR、雷达投影互动、3D动画等高新技术,让人们可以声、光、电、影全方位感受贾湖文化巨大魅力。

  同时,贾湖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国内外文化朝圣者不断慕名而来,文旅文创不断焕新出新。

  在央视《中国考古大会》,音乐教授和演奏家一曲骨笛演奏,激越清扬之音穿越9000年时空……

  在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的古街上,青年笛箫制作师用动物的骨头“复原”了贾湖骨笛,让古乐器重奏“新声”……

  在漯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学生们用新创意、新技术手段制作出的贾湖“文房四宝”、刻符印章、摆件、茶具、酒器等一系列文创产品,国潮新风让“Z世代”爱上贾湖文化……

  许慎文化园,如今已成为著名的研学游基地。从小学生到大学生,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走进许慎文化园,拜谒“字圣”许慎,了解《说文解字》,感知许慎文化的独特魅力,领略汉字之美。每年农历九月二十日举办的《说文解字》问世纪念活动和“三月三拜字圣”上巳祈福大典,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字解《诗经》、字说许慎、字说“纪律”等一批社科理论文章和优秀短视频作品在推广和传播,彰显着《说文解字》这部典籍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坚持连续10年,在全市中小学开展“说文解字进课堂”活动,涵养一批批有学识、有文化、有修养的青年学子走入社会,赓续着中华民族千年绵延不断的精神血脉。

  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到7500年,是探究中华文明起源绕不过的重要阶段、重要节点,《说文解字》则为文字、文化和文明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绵延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贾湖文化和许慎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的漯河回答。站在新的节点上,漯河正在新文旅融合发展理念带动下,以实际行动奋力书写“何以中国”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