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跨越时间长河,见证历史变迁;
它们凝结过去、连接当下、传承未来。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带您走进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遍访石窟寺,
聆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人故事。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今天我们探访
周口关帝庙
全景
游客:
导游,全国有很多关帝庙,周口这座牛在哪?
导游:
周口关帝庙,又叫山陕会馆,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后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屡次扩建、重修,于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全部落成,历时160年,是山西、陕西商人旅居周家口集资修建的一座大型商业会馆。
山门正面
游客:
那修建这座山陕会馆的目的是什么呢?
导游:
明清时期,晋陕商帮为了维护在客地权益,实现联乡谊、协商事、定行规、结同盟、安故旅等目的,在全国几乎所有重要商埠都集资兴建有山陕会馆,周口关帝庙就是山陕会馆之一。南来北往的商贾,不仅通过周家口转运、集散将各地商品通达天下,同时也将本地文化带到了河南,带到了周家口。尤其到了清乾隆年间,周家口成为豫东南的“水陆交汇之乡,财货堆积之薮”。
游客:
确实是,从关帝庙的建筑仿佛就能看到昔日周家口的繁华景象。
导游:
周口关帝庙占地约36000多平方米,分为三进院落,整座古建筑群为仿宫殿式,布局严谨,巍峨壮观。不仅有精致的木雕、石雕、砖雕、彩画、铁艺,还有许多吉祥如意图案纹饰,如“知足常乐”“八仙庆寿”“二龙戏珠”“凤凰牡丹”等,充分展现了清代中晚期追求精雕细琢、装饰华丽的社会风尚。
木雕:凤凰牡丹
游客:
导游,你看前面有个这么高的,是旗杆吗?
导游:
对喽,这就是周口关帝庙的标志性建筑——铁旗杆。杆身高达16.6米,直径0.28米,对重约3万余斤。旗杆底部为六角青石浮雕底座,底座上为六角须弥式铸铁座,铸铁座每面铸有铭文图案、龙凤鸟兽等。杆身有两条铁龙上下盘绕,龙首相向,遥相呼应,甚为壮观。顶端还铸有“大义”“参天”四字,象征着关羽一生忠义,与日月同辉。
游客:
好震撼啊。
铁旗杆
导游:
还有更好看的呢!来,我们沿着中轴线继续前去登春秋阁,可以俯瞰整座关帝庙!等一会儿晚霞汇聚,我们就可以亲眼见证周家口八景之一的“翠阁映霞”啦!
游客:
快走快走,我要抢拍下来!
孔雀蓝屋顶春秋阁
周口关帝庙位于人杰地灵、风景秀丽的沙颍河北岸、贾鲁河东岸,三川交汇之地,坐北面南,以其精美的木雕、石雕、彩画、铁艺等闻名遐迩,享誉中原,是周口市地标建筑。1996年国务院公布周口关帝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被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9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列入联合申报“关圣文化史迹”世界文化遗产四省六地八处遗产点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