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物之窗 | 到张仲景博物院 感受千秋医圣的传奇人生
字体大小: 新闻来源:大象新闻 作者:程冰冰 谷艳敏 马腾 罗曼 发布时间:2024-08-28 15:50 浏览次数:

  它们跨越时间长河,见证历史变迁;

  它们凝结过去、连接当下、传承未来。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带您走进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遍访石窟寺,

  聆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人故事。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今天我们探访中华“医圣”张仲景纪念地

  张仲景墓及祠

8829378272688657

  导游:

  来,先考大家一个问题:《伤寒杂病论》一书的作者是谁?

  游客:

  导游,这太简单了,作者是咱们中华“医圣”张仲景!

  导游:

  没错!

448209120836435

  白云阁版本木刻板《伤寒杂病论》

5269933270634566

  医圣张仲景雕像

  导游: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张仲景墓及祠,也是这块匾额上写的“医圣祠”,医圣祠就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墓址所在地。目前,我们看到的墓祠古建筑群占地12030平方米,有仲景墓、仁术馆、广济馆、尚圣馆、智圆斋、行方斋、弘圣斋、医圣井、历代名医塑像等。据统计,馆藏器具文物500余件(套),古籍书刊文献1万余册。

23920658477887855

  医圣祠汉阙大门

  游客:

  导游,我发现这块照壁上的对联很有意思呀,“阴阳有三,辨病还须辨证;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活人。”这是啥意思?导游:

  导游:这副对联是著名学者任应秋教授所题写:上联“阴阳有三,辨病还需辨证。”“阴阳有三”,就是中医上所说的三阴三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少阳、阳明),“辨病还需辨证”是说,要想治好病人的病,须根据医圣张仲景“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对症下药。下联是“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活人。”意思是医生和宰相没有本质区别,医生治人,宰相治国,而想把国家治理好的本质还是在于黎民百姓的健康、幸福。照壁的背面刻写的是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序,陈述了他走上医学道路的原因。

5641021257092693

  照壁——伤寒杂病论序

  游客:这个地方就是医圣张仲景的墓了吧,为啥周围会有石雕羊头呢?导游:

  导游:是的,位于医圣祠中庭的就是张仲景墓,墓前,立有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碑,高2.6米。你们看,方形砖墓四角上的石雕羊头,被游客抚摸得光滑可鉴,这是因为南阳民间流传着“摸一摸羊头,百病都没有”的谚语,这既是对身体健康的美好期望,也寄托了对医圣的崇敬之意。游客:

  游客:这样子呀,我也要去摸一摸。

9488081269780396

  医圣张仲景墓

1102675150718292

  医圣张仲景墓四方羊头

  张仲景墓及祠,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为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墓址所在地。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AAA级旅游景区。2021年更名为张仲景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