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多年前仰韶先民面貌首次被复原
距今约7000至5000年,仰韶先民在河谷阶地营建聚落,从事农耕、养殖、狩猎、制陶等工作……9月24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出土的人骨进行科技分析,5000多年前仰韶先民面貌首次被复原。
图为仰韶先民复原图。(受访者供图)
“仰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仰韶先民长什么样子,大家都很好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李世伟说,为进一步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和仰韶文化研究,并促进相关成果的转化与传播,2023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公安部鉴定中心等单位,对仰韶村遗址先民开展面貌复原工作。
李世伟介绍,技术团队在充分运用颅面复原技术的基础上,联合古DNA研究、体质人类学等多学科,初步对仰韶时期和龙山时期先民面貌进行了相对准确和科学的复原。其中,仰韶时期先民是一名40岁左右的男性,距今约5600年;龙山时期先民是一名50岁左右的男性,距今约4000年。
图为仰韶先民和龙山先民复原图。(受访者供图)
李世伟介绍,由于年代久远,关于仰韶先民的面貌无任何参考资料,为获取精细数据,团队采集仰韶先民头骨定位点超过401万个,再用遗传背景最为接近的人群为其贴上肌肉组织,通过基因分析来预测肤色和毛发,目前复原精准度在90%左右。
仰韶村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1921年该遗址首次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其重要发现被命名为“仰韶文化”,这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史上出现的第一个考古学文化名称。2020年8月,仰韶村遗址启动了第四次考古发掘。
图为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现场。(受访者供图)
“仰韶村遗址先民面貌的复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生动地了解古代社会的多元文化特点,也是加强文物科技创新工作的一个具体体现。”李世伟说,目前团队还在进行古DNA研究,希望通过持续性研究,更加全面地揭示史前人群的历史动态。
复原四五千年前的先民面貌,有何意义?
“我们以往考古,对于古人类的自身状况,更多地关注性别、年龄,因为技术发展水平所限,很难能直观地了解到当事人的样貌等情况。”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魏兴涛介绍,近年来,考古学家逐渐认识到人体骨骼、牙齿残渣及DNA等在研究古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价值。体质人类学、碳-14测年、DNA监测分析技术、人骨复原技术等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考古研究中,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及其与现代人的联系。这次对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先人进行面貌复原,就是通过多学科合作研究的一个成功实践。
魏兴涛认为,这是仰韶文化、仰韶村遗址的一个新IP。前来参观的人们,看到了这两具人骨的复原雕像,会留下深刻印象,更有利于认识史前文化。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仰韶村遗址古人面貌复原和古DNA研究学术研讨会上,有关专家还分享了更为详细的研究成果。
1.收集人骨共12例,仰韶时期男、女各1例,平均死亡年龄为32.5岁;龙山时期男性7例,女性3例,平均死亡年龄为43.4岁。仰韶时期女性身高为163.74厘米:龙山时期男性身高均值为169.19厘米,女性身高均值为163.26厘米。
2.仰韶村遗址中,仰韶男性组主要与邻近的仰韶文化人群接近,也体现出我国史前西北方和北方人群的特点。龙山男性、女性组显示出人种成分的复杂性,更多地表现出古西北类型、古华北类型的特征。
3.龙山时期两性牙病的分布情况暗示,相对于男性,女性饮食结构中可能含有更大比例的碳水化合物,更多女性缺乏微量元素,身体抵抗力更低。
4.仰韶、龙山时代的先民们多患有因缺乏肉类蛋白而导致的贫血,并且长期无法摄入维生素 C ,饮食中缺乏富含 VC 的新鲜植物性食物,女性生前曾经遭受肺部的感染。退行性关节炎多出现于中老年男性个体。龙山时代男性的多处创伤说明生前存在暴力打斗等行为。
5.跪坐和盘腿坐都是仰韶村先民的日常休息姿势。
6.韶村遗址新石器时代古人对中华民族的形成有着重要的遗传贡献。各地汉族人群有57%-92%的遗传成分可被模拟为来自仰韶村遗址古人及其相近人群,西藏藏族人群有70%-80%的遗传成分来自仰韶村古人及其相近人群,华南地区的苗瑶和壮侗语人群也有大量血统来自仰韶村古人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地区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