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物之窗 | 这里藏有孔子真迹,纪念着亘古第一忠臣
字体大小: 新闻来源:程冰冰 谷艳敏 罗曼 罗栋巍 作者:大象新闻 发布时间:2024-10-01 09:55 浏览次数:

  它们跨越时间长河,见证历史变迁;

  它们凝结过去、连接当下、传承未来。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带您走进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遍访石窟寺,

  聆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人故事。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今天我们探访的是

  第一忠臣天下“林”氏祖庙

  比干庙

河南文物之窗 | 这里藏有孔子真迹,纪念着亘古第一忠臣

  李卫民 摄

  游客:

  导游,这里应该叫“比干墓”吧,为什么叫做“比干庙”呢?

  导游:

  这个问题问得好啊!这里是中国第一座庙、墓合一的建筑,最初是我国第一座有历史记载的坟丘式墓葬,是周武王所封,距今已三千多年的历史。不过在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魏孝文帝因墓建庙,这里就改称为“比干庙”了。

  游客:

  导游,再来给我们讲讲比干这个人呗!

  导游:

  比干是商朝沬邑(今河南淇县)人,殷商王室重臣,商王文丁之子,商王帝乙之弟,商纣王帝辛之叔。传说比干有“七窍玲珑心”,聪明无比。比干曾被授以少师,辅佐商王帝乙;又受托孤之重,辅佐商纣王帝辛。历经两朝,忠君爱国,为民请命,敢于直言劝谏。从政40多年,主张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成为“亘古忠臣”。比干是历史上第一个以死谏君的忠臣,但荒淫失政、暴虐无道的纣王却将其剖腹掏心,真让人愤慨。

河南文物之窗 | 这里藏有孔子真迹,纪念着亘古第一忠臣

  李卫民 摄

  游客:

  导游,我发现这里有好多的碑刻诗文啊!

  导游:

  这些碑刻诗文可是比干庙文物古迹的精华所在。比干庙里共保存着历代帝王将相、地方官员、文人墨客的碑碣86通,最著名的就是这通魏孝文帝的《太和碑》了,它上面刻录着孝文帝写的《吊比干墓文》。文章的开端以犀利的笔锋痛斥殷纣王的“猖败暴虐”,接着热情地颂扬了比干忠贞正直,抒发了对这位亘古忠臣的敬仰与怀念,惋惜比干生不逢时,不能为北魏的宏图大业直谏进言。最后,孝文帝还用较多的笔墨幻想比干驱龙驾凤,遨游在天国人间的情景。文章行文浪漫,语言瑰丽,依稀有屈原《离骚》的影子。

  游客:

  石碑阳面的魏碑字体苍劲有力,应该也出自大家之手吧?

  导游:

  好眼力,据说这是南北朝大书法家崔浩所书,为当今国内罕见的书法极品。

河南文物之窗 | 这里藏有孔子真迹,纪念着亘古第一忠臣

  李卫民 摄

  导游:

  你们看这通石碑上写的是啥?

  游客:

  应该是“殷比干墓”吧?

  导游:

  再思考思考。这是孔子用剑刻的碑,“殷比干莫”这几个字,据说是孔子留在世上的唯一真迹,被称为“天下第一碑”。因碑下就是土地,所以孔子写个“莫”而不是“墓”字。

  游客:

  妙呀,孔子不愧是至圣先师。

河南文物之窗 | 这里藏有孔子真迹,纪念着亘古第一忠臣

  李卫民 摄

  比干庙位于河南新乡卫辉比干庙村,始建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是以中国第一座坟丘式墓葬——比干墓为基础建立的庙、墓合一建筑群。比干庙坐北朝南,前为庙,后为墓,是中国“谏诤”精神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林”姓始祖之地,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